第46章 廣邀名臣與中原暗流_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6章 廣邀名臣與中原暗流(1 / 1)

遼國王府的書房內,耶律現看著馬周呈上來的農耕區治理奏折,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奏折上詳細記錄著糧田開墾畝數、賦稅收繳情況、流民安置進度,每一項數據都在穩步增長,足以見得馬周的治理能力有多出色。

“馬周啊馬周,你可真是我的及時雨。”耶律現放下奏折,手指輕輕敲擊著桌案,突然一拍大腿,“我怎麼早沒想到!後世那些貞觀名臣,現在大多還沒發跡,要是能把他們提前挖到遼國來,何愁治理不好疆域,何愁不能一統天下!”

這個念頭一旦冒出來,就像野草般瘋長。他清楚記得,杜如晦、房玄齡此時還隻是長安城裡的小吏,空有才華卻無處施展;秦瓊、程咬金、尉遲恭還在隋軍中鬱鬱不得誌,或是在亂世中漂泊;李靖雖有將才,卻因出身問題不受隋朝重用;徐茂公李績)更是還在鄉野間,默默積蓄力量。

“這些人都是百年難遇的人才,要是被李世民搶先一步,那就太可惜了!”耶律現當即決定,立刻派使臣前往中原,向這些未來的名臣遞出橄欖枝。

三日後,十餘名遼國使臣帶著耶律現親筆寫的求賢信,分批離開遼東,前往中原各地。這些求賢信不同於尋常的招募文書,信中不僅詳細提及收信人的過往經曆、才能特長,還精準指出他們當前的困境,更承諾在遼國給予高官厚祿、施展才華的空間——文官可任州縣要職,參與國策製定;武將可統領兵馬,鎮守一方,甚至能獲得屬於自己的封地。

長安城內,吏部小吏房玄齡正對著一堆堆積如山的文書發愁。他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卻因隋朝官場腐敗,隻能在吏部做個不起眼的小吏,每日處理瑣碎事務,才華無處施展。

“房兄,又在忙啊?”同僚杜如晦走進來,手裡拿著一封封口奇特的書信,“剛才有人送來一封信,說是遼國使臣轉交的,收信人是你我二人。”

房玄齡愣住了,接過書信拆開,兩人湊在一起細看。信的開頭寫道:“聞玄齡兄善謀、如晦兄善斷,二人才華,遠超朝堂諸公,卻困於小吏之職,實為可惜。今我遼國占據遼東,廣納賢才,願以‘左右長史’之職相邀,共商治國之策,共享榮華富貴……”

兩人越看越震驚,甚至有些懵逼。他們在長安隻是小吏,從未在外界顯露過太多才華,遼國可汗耶律現怎麼會知道他們的名字,還如此精準地說出他們的特長?

“這……這耶律現怎麼會了解咱們?”杜如晦放下書信,語氣滿是疑惑,“遼國是草原部落建立的政權,怎麼會如此重視中原士人?該不會是騙局吧?”

房玄齡皺著眉頭,反複看著信中的內容,搖了搖頭:“不像騙局。信中提到的幾件事,都是咱們私下議論過的抱負,外人根本不知道。而且,聽說遼國最近收複遼東後,善待百姓,還重用了一個叫馬周的士人,把農耕區治理得井井有條。”

兩人沉默下來,心裡都泛起了波瀾。他們在隋朝官場看不到希望,而遼國的邀請,無疑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隻是……去一個草原部落建立的政權做官,他們心裡還是有些猶豫。

與此同時,隋軍齊郡大營內,低級軍官秦瓊正擦拭著自己的長槍。他武藝高強,為人正直,卻因不善鑽營,始終得不到提拔,隻能領著微薄的俸祿,勉強維持家用。

“秦兄,有人找你。”親兵遞過來一封書信,“說是遼國來的使臣,專門給你送的。”

秦瓊接過書信,拆開一看,信中寫道:“叔寶兄勇冠三軍,為人忠義,卻在隋軍屈居下僚,明珠蒙塵。今我遼國有鐵騎數萬,正需猛將統領,願以‘中郎將’之職相邀,統兵鎮守遼東,享萬戶侯待遇……”

秦瓊心中一震,握著書信的手微微發抖。他沒想到,遠在遼東的遼主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還如此看重自己。這些年,他在隋軍受儘委屈,早已心生不滿,遼國的邀請,讓他心動不已。

類似的場景,在中原各地不斷上演。

濟州境內,程咬金剛因打死惡霸,被官府通緝,躲在山林中。收到遼國使臣送來的求賢信時,他看著信中“願以‘驃騎將軍’相邀,統領精銳騎兵,平定四方”的承諾,笑得合不攏嘴:“這耶律現倒是識貨!老子在隋軍混不出頭,去遼國說不定能當將軍!”

朔州城外,尉遲恭正靠打鐵為生。他本是隋軍將領,因得罪權貴被罷官,隻能靠打鐵糊口。收到求賢信後,他看著信中對自己武藝的讚賞,以及“鎮守邊境,抵禦突厥”的承諾,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他渴望重回戰場,而遼國給了他這個機會。

滑州鄉野間,徐茂公李績)正組織鄉鄰開墾荒地。收到求賢信時,他看著信中對自己“善統兵、懂農事”的評價,以及“願以‘行軍總管’之職相邀,參與軍機要務”的承諾,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隋朝已是強弩之末,亂世即將來臨,遼國或許是一個值得投靠的勢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在長安城內,名將李靖正閉門不出。他因與李淵有舊怨,被隋朝朝廷猜忌,隻能賦閒在家。收到遼國的求賢信後,他看著信中對自己軍事才能的精準分析,以及“願以‘兵馬大元帥’之職相邀,統領遼國全軍”的承諾,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他渴望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華,卻在隋朝無處立足,遼國的邀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一時間,中原各地的有識之士,幾乎都收到了遼國的求賢信。有些人毫不猶豫,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遼東的路途——程咬金帶著幾個兄弟,日夜兼程趕往營州;尉遲恭賣掉打鐵鋪,獨自一人北上;也有不少人處於觀望狀態——房玄齡、杜如晦還在猶豫是否要離開長安;秦瓊還在考慮如何辭去隋軍的職務;李靖則在暗中觀察遼國的動向,想要確認耶律現是否真的如信中所說,是個值得輔佐的明主。

但無論是否前往,遼國和耶律現的名字,都深深印在了他們的心中。尤其是遼國“重視賢才、善待百姓”的口碑,更是在中原士人和武將中廣泛傳播,為他們日後加入遼國埋下了重要的契機。

此時的中原,表麵上看似平靜——隋朝朝廷剛剛鎮壓了幾起零星的叛亂,楊廣還在洛陽城內大興土木,修建宮殿,仿佛天下依舊太平。可實際上,民間早已民怨沸騰——賦稅日益沉重,徭役不斷增加,百姓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洛陽城內的茶館酒肆裡,百姓們私下議論著:“聽說了嗎?山東又鬨饑荒了,官府不僅不賑災,還照樣收稅,好多人都餓死了!”

“何止山東啊!江南那邊,為了修建龍舟,官府強征民夫,好多人都累死在工地上了!”

“照這樣下去,隋朝怕是撐不了多久了!說不定哪天,就會有大的動蕩啊!”

這些議論聲,如同暗流般在中原大地湧動,預示著一場即將席卷天下的亂世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而遠在遼東的耶律現,早已通過使臣和斥候,得知了中原的情況。他站在王府的高台上,望著南方中原的方向,眼神裡滿是期待。

“楊廣啊楊廣,你就再折騰幾年吧。”耶律現喃喃自語,“等中原大亂,我就率領遼國的精兵良將,帶著房玄齡、杜如晦、秦瓊、李靖這些名臣猛將,南下中原,一舉奪取天下!”

書房內,馬周正在整理中原賢才的名單,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前往遼東,臉上滿是欣慰。他知道,隨著這些名臣的到來,遼國的實力將會更加強大,耶律現一統天下的目標,也將越來越近。

未完待續)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 活在崩壞世界 娛樂:帶萌寶出道後我爆紅了 出獄後,我靠風控送仇人再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