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行宮的大殿內,因耶律現“十歲麒麟子”的身份掀起的波瀾尚未平息,又因“大遼日報”的話題再起熱議。一位世家官員手持一卷《大遼日報·洛陽版》,笑著上前道:“安北王,下官曾拜讀貴國刊發的日報,上麵刊載的《登遼西台賦》與《漠北春望》,辭藻清麗、意境雄渾,實乃佳作。今日得見王爺,不知能否再賞教一二?”
這話一出,殿內瞬間安靜下來。大臣們紛紛看向耶律現——此前雖聽聞他文采不凡,卻多是口頭交流,如今有了“考教”的由頭,正好能見識他的真才實學。連一直對耶律現心存警惕的虞世南,也微微頷首,目光中帶著幾分期待。
耶律現心中暗笑,麵上卻故作謙遜:“大人謬讚,那些粗淺文字,不過是臣平日感懷所作,難登大雅之堂。若諸位大人不嫌棄,臣願與諸位探討經義,至於詩詞,若有靈感,倒也願獻醜。”
“好!”率先開口的是大儒孔穎達,他須發皆白,手持一卷《論語》,緩步上前道,“安北王既通經義,老夫便以《論語·為政》篇提問——‘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王爺十歲便有如此成就,不知對‘立誌’二字,有何見解?”
耶律現拱手答道:“孔老夫子所言極是。晚輩以為,‘立誌’不在年歲,而在‘知行’。晚輩雖幼,卻知身為遼人,當守漠北安寧;身為隋臣,當護大隋邊境——此乃晚輩之誌。至於‘學’,晚輩以為,學非死讀經書,更要經世致用,若隻知引經據典,卻不能解百姓之困、禦外敵之擾,便是空學。”
這番話既緊扣《論語》主旨,又結合實際,不卑不亢。孔穎達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又追問道:“那王爺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如何理解?”
“晚輩以為,此乃處世之根本。”耶律現從容答道,“對百姓,不施苛政;對鄰國,不施侵略;對下屬,不施苛責。晚輩治理遼國時,便以此為準則——百姓願食遼鹽,便不強迫他們吃粗鹽;部落願歸降,便不濫殺無辜。唯有如此,方能人心歸附,天下安定。”
孔穎達撫須長歎:“好一個‘經世致用’!王爺雖幼,卻有如此見識,老夫自愧不如啊!”
虞世南在一旁聽著,也忍不住點頭——耶律現對經義的理解,不僅準確,還帶著務實的考量,遠超一般的世家子弟,即便他心存警惕,也不得不承認這份才華。
耶律現心中卻暗自吐槽:“開玩笑,勞資穿越前可是中文專業的學霸,《論語》注解背得滾瓜爛熟,更何況剛才那番見解,還是抄了你孔穎達未來的注釋,你能不認同嗎?”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風雪聲,幾片雪花飄進殿內,落在青磚上,瞬間融化。一位世家子弟眼睛一亮,上前道:“安北王,如今雁門關外大雪紛飛,景致甚美,不如王爺以‘雪’為題,賦詩作對,讓我等開開眼界?”
此言一出,大臣們紛紛附和。楊廣也笑著說:“遼卿,便賞他們一首吧。朕也想聽聽,麒麟子筆下的雪景,是何模樣。”
耶律現微微一笑,緩步走到殿門口,望著窗外漫天飛雪,朗聲道:“第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選段——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詩句剛落,殿內瞬間鴉雀無聲。“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漫天飛雪比作盛開的梨花,意境新奇,畫麵感十足,連孔穎達都忍不住擊節讚歎:“妙!妙啊!以春風喻冬雪,既寫出雪的潔白,又透著生機,此等佳句,足以流傳千古!”
楊廣更是拍案叫絕:“好一句‘千樹萬樹梨花開’!遼卿這文采,連朕宮中的翰林學士,都比不上啊!”
耶律現沒有停頓,繼續吟道:“第二首,《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短短二十字,卻勾勒出一幅空曠、靜謐的雪景圖,透著一股超然物外的意境。虞世南輕聲吟誦著,眼中滿是驚歎:“此詩看似簡單,卻字字珠璣,‘絕’‘滅’二字,將天地間的空曠寫儘,最後一句‘獨釣寒江雪’,更是點睛之筆,意境深遠啊!”
世家子弟們早已聽得目瞪口呆,一位年輕士子喃喃道:“這等詩句,我等窮儘一生,也未必能寫出一句……安北王真是天縱奇才!”
耶律現微微頷首,又吟出第三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首詩則充滿了生活氣息,日暮、蒼山、白屋、犬吠、夜歸人,短短幾句,便勾勒出一幅雪中農家的溫馨畫麵。楊廣笑道:“這首詩雖沒有前兩首大氣,卻透著一股暖意,讓朕想起冬日裡歸家的場景,很是親切。”
“還有一首,《雪梅·其一》——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耶律現最後吟道,這首詩以梅雪爭春為喻,既寫出雪的潔白,又讚梅的清香,充滿了辯證之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孔穎達撫須長歎:“以梅雪相較,道出‘各有千秋’之理,既有趣味,又含哲理,王爺的才思,真是深不可測啊!”
四首詠雪詩,或大氣磅礴,或意境深遠,或溫馨質樸,或富含哲理,每一首都堪稱千古名篇。殿內的大臣們再也按捺不住,紛紛上前圍住耶律現,有的稱讚詩句精妙,有的請教作詩技巧,還有的請求他再賦幾首。
“安北王,您這幾首詩,可否讓下官記錄下來,日後刊刻成冊,供世人品讀?”一位翰林學士拱手請求道。
“當然可以。”耶律現笑著點頭,“詩詞本就是用來交流的,能讓諸位大人喜歡,是晚輩的榮幸。”
楊廣看著眼前熱鬨的場景,心中滿是得意——如此才華橫溢的“麒麟子”,是他的安北王,是大隋的屏障!他笑著對眾人說:“遼卿不僅武功蓋世,文采更是冠絕天下!有這樣的棟梁之臣,何愁大隋不興?今日朕高興,設宴款待遼卿與諸位愛卿,咱們不醉不歸!”
眾人紛紛應和,殿內的氣氛達到了高潮。耶律現被眾人簇擁著,臉上帶著從容的笑容,心中卻在盤算——今日這番“展露才華”,不僅能進一步贏得楊廣的信任,還能在隋廷大臣中樹立“天縱奇才”的形象,為日後的布局打下基礎。
而虞世南看著被眾人圍繞的耶律現,心中的警惕卻愈發強烈——十歲孩童,既能率軍破敵,又能精通經義、出口成詩,這太過反常了。他總覺得,這位安北王的背後,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份秘密,或許會給大隋帶來巨大的威脅。
可此刻,所有人都被耶律現的才華所折服,沒人注意到虞世南眼中的憂慮。這場因“雪”而起的詩會,最終以一場盛大的宴會收尾,而耶律現“十歲詩仙”的名聲,也隨著這場宴會,傳遍了整個雁門關,甚至很快就會傳到洛陽、長安……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