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首先跳出小說的框架,開啟吐槽模式。
遼國王城的議事殿內,耶律現捧著係統傳來的“讀者質疑”,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聲爽朗,震得殿內的燭火都微微晃動。馬周剛走進殿門,見此情景不禁一愣,躬身問道:“可汗,何事如此開懷?”
耶律現止住笑,將係統界麵上的文字念給馬周聽:“有讀者說,作者是放屁,哪能靠鹽鐵就統治漠北、收攏中原民心,還能拿下高句麗、開發遼東?”
馬周聽完,眉頭微蹙:“這些人怕是不知農耕時代的難處。可汗以鹽鐵安天下,本就是順應時勢,何來‘輕鬆’之說?”
“你說得對,他們確實不懂。”耶律現走到輿圖前,手指劃過漠北、中原與遼東的疆域,語氣帶著幾分感慨,“他們活在物資豐裕的後世,哪裡知道這農耕時代,鹽和鐵意味著什麼?”
他轉身看向殿內的文武百官,朗聲道:“諸位卿家,你們說說,在咱們這個時代,百姓要活下去、要過好日子,最缺的是什麼?”
兵部尚書率先答道:“回可汗,是糧食!百姓辛苦勞作,隻為能有口飯吃。”
耶律現搖搖頭:“糧食重要,但糧食不是根本。沒有工具,怎麼種糧?沒有鹽,怎麼有力氣種糧?”
他走到殿中,舉起手中的遼製鐵犁,聲音提高幾分:“你們看這鐵犁!在咱們沒推廣曲轅犁之前,漠北的牧民想種地,隻能用石斧刨土,一天耕不了半畝地;中原的農夫用直轅犁,得兩頭牛拉著,還累得半死。可咱們的曲轅犁,一頭牛就能拉動,一天能耕三畝地!這鐵,是不是比糧食還金貴?”
戶部侍郎若有所思:“可汗所言極是。去年咱們給遼東的高句麗百姓發鐵犁,他們短短三個月就開墾出萬畝荒地,今年的糧食收成就比去年翻了一倍。沒有鐵,哪來的荒地開墾?哪來的糧食增產?”
“還有鹽!”耶律現又指向殿角堆放的遼鹽,雪白的鹽粒在燭火下泛著光,“你們想想,要是沒鹽吃,百姓能有氣力乾活嗎?去年漠北有個部落,因為沒鹽吃,牧民們連馬都騎不動,更彆說放牧、種地了。咱們把遼鹽運過去,隻收他們以前一半的價錢,沒過一個月,那個部落就主動歸附了——不是咱們用武力逼的,是他們自己想跟著咱們混!”
馬周恍然大悟:“臣明白了!後世物資豐富,鹽鐵隨處可見,自然覺得不算什麼。可在咱們這個時代,鐵是耕種的根本,鹽是活命的底氣,沒了這兩樣,百姓連日子都過不下去。可汗用鹽鐵改善百姓生活,可不是‘輕鬆’,而是抓住了時代的要害!”
耶律現笑著點頭,走到窗邊,望著城外燈火通明的工坊區:“你們知道咱們的鹽鐵,為什麼能讓百姓趨之若鶩嗎?因為咱們的生產能力,對這個時代就是降維打擊!”
他掰著手指算道:“以前漠北的部落沒鹽吃全靠與中原貿易,高句麗扶餘人煮鹽,用的是陶罐,煮百斤海水才能出半斤粗鹽,還帶著苦味;咱們用後世的曬鹽法,在海邊建鹽田,靠太陽曬就能出鹽,百斤海水能出三斤粗鹽,再精加工成兩斤細鹽。成本降下來了,價格自然就低,百姓花以前一半的錢,就能買到更好的鹽,他們能不樂意嗎?”
“還有鐵!”耶律現繼續說道,“中原的官營鐵坊,用的是土法煉鐵,然後用木炭,爐溫上不去,煉千金斤鐵礦石隻能出三斤鐵,還全是含硫量過高雜質鐵;咱們的工坊用改良的高爐,燃料用的焦炭,爐溫分分鐘上四千度,千斤鐵礦石能出七十斤精鐵,打出來的農具又鋒利又耐用。以前農夫買一把鐵鋤,要花半個月的口糧錢;現在咱們賣的鐵鋤,隻花三天口糧錢,他們能不搶著買嗎?”
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點頭,臉上滿是認同。房玄齡感歎道:“可汗這是把‘鹽鐵’變成了給百姓的‘福利’啊!以前中原王朝搞鹽鐵專營,是為了搜刮百姓的錢;可咱們搞鹽鐵,是為了讓百姓用得起、過得好,這才是真正的仁政!”
“仁政?也算吧。”耶律現笑著說,“但更重要的是,我懂鹽鐵對這個時代的意義。你們知道‘鹽鐵專營’嗎?從春秋的管仲開始,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就是靠壟斷鹽鐵,收割了百姓幾千年的財富!王朝把鹽鐵價格抬得高高的,百姓就算吃不起、用不起,也得硬著頭皮買——因為這是活命的必需品。”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幾分自豪:“可我不一樣。我過來之後,不僅不壟斷,還把鹽鐵的價格打下來了!以前百姓買一斤鹽要一文錢,現在我賣三文錢三斤;以前買一把鐵犁要一貫錢,現在我賣三百文。普通百姓都用得起,甚至比以前過得還好,你說他們能不跟著我混嗎?”
馬周躬身道:“可汗此舉,比任何雄辯都有力。漠北牧民因為鹽鐵歸附,中原百姓因為鹽鐵念恩,高句麗百姓因為鹽鐵西逃——這不是‘輕鬆’,是可汗看透了時代的本質,用最實在的好處,贏得了天下民心!”
耶律現哈哈一笑,看向係統界麵:“那些質疑的讀者,要是能穿越到這個時代,體驗一下沒鹽吃、沒鐵用的日子,就不會說這種話了。後世的人,拿著豐裕時代的眼光,去評判匱乏時代的生存邏輯,本身就是一種無知。”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份遼東的奏報,眼中閃過銳利的光芒:“再過一個月,等咱們的鐵浮屠騎兵休整完畢,就出兵高句麗。到時候,咱們不僅要拿下半島,還要把鹽鐵的好處,帶給更多受苦的百姓。讓他們看看,跟著大遼,到底能過什麼樣的日子!”
文武百官齊聲應道:“臣等遵旨!願隨可汗,一統天下!”
殿外的月光灑進來,落在耶律現的身上,映得他鎧甲上的紋路愈發清晰。他知道,那些質疑的聲音,不過是後世之人的想當然;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這個時代最真實的需求——鹽鐵雖小,卻是撬動天下的杠杆。隻要抓住這根杠杆,彆說統治漠北、收攏民心,就算一統中原,也隻是時間問題。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