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王城的商棧內,人聲鼎沸卻秩序井然。來自中原各地的商隊擠滿了大堂,他們衣著光鮮,卻難掩眉宇間的焦急——有的捧著沉甸甸的金銀,想要求購糧食;有的拿著官府的文書,迫切地想要訂購鐵器和食鹽;還有的則是為了自家主公的勳貴,來搶購玻璃茶具、絲綢錦緞等遼國奢侈品。
“掌櫃的,我家主公竇建德將軍說了,願意出三倍的價錢,求購一萬石糧食和五千把鋼刀!”竇建德的使者擠到櫃台前,將一袋金幣重重拍在桌上,語氣急切,“洛陽那邊戰事吃緊,若是再沒有糧食和兵器,恐怕撐不了多久了!”
商棧掌櫃是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漢子,慢悠悠地撥著算盤,頭也不抬地說:“這位使者,不是小的不給麵子,實在是糧食和鋼刀緊缺啊。你也知道,最近中原戰亂,好多農戶都遷到咱們遼境了,糧食產量本就緊張;鋼刀更是搶手,劉武周、王世充的人都在排隊等著呢,你家主公要是真想要,得先交一半定金,三個月後才能提貨。”
“三個月?”使者急得跳腳,“三個月後,洛陽都不知道是誰的了!掌櫃的,能不能通融一下,我再加一倍價錢!”
“加錢也沒用。”掌櫃放下算盤,攤了攤手,“不是錢的事,是貨真的不夠。再說了,咱們遼國的規矩你也知道,所有物資都得按順序來,誰也不能搞特殊。”
使者看著掌櫃油鹽不進的樣子,隻能咬著牙交了定金,不甘心地離開了。他剛走,王世充的使者就湊了上來,手裡拿著一張銀票,想要訂購兩萬斤食鹽:“掌櫃的,我家主公願意出高價,隻要能儘快拿到食鹽,價錢好商量!”
掌櫃笑著接過銀票,慢悠悠地說:“食鹽有是有,但最近運輸緊張,得等商隊湊夠了數量一起送過去,大概一個月能到。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咱們賣的是粗鹽,價錢可比以前貴了兩成,你家主公要是能接受,咱們就簽合同。”
王世充的使者猶豫了一下——粗鹽貴了兩成,這無疑會增加軍費開支,但洛陽城內食鹽已經快斷貨了,若是再買不到,恐怕會引發民變。他隻能硬著頭皮答應:“行!就按掌櫃說的來,隻要能儘快送到!”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遼國的商棧上演。自從中原的工匠大多遷到遼境後,中原諸侯的冶鐵、製鹽、紡織等產業幾乎陷入停滯——沒有工匠,就無法打造兵器、煉製食鹽;沒有糧食,軍隊就無法維持;沒有奢侈品,勳貴們就無法滿足自己的享樂需求。而這一切,都隻能依賴遼國供應。
耶律現坐在王宮的書房裡,看著商棧送來的賬本,嘴角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賬本上,中原諸侯訂購的物資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高——糧食的價格比去年漲了三倍,鋼刀的價格漲了四倍,食鹽的價格漲了兩倍,而那些玻璃茶具、絲綢錦緞等奢侈品,價格更是翻了五倍,卻依然供不應求。
“可汗,中原的諸侯真是越來越依賴咱們了。”馬周站在一旁,笑著說,“劉武周上個月剛買了五千把鋼刀,這個月又來訂購三千把;李淵在關中缺糧,派人來求購五萬石糧食,願意用關中的絲綢來換,咱們用淘汰的冷兵器和粗鹽,就能換他們的好東西,簡直是一本萬利!”
耶律現放下賬本,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悠悠地說:“這就是壟斷的好處。他們沒有工匠,沒有產能,隻能求著咱們。不過,咱們也不能做得太過分,得慢慢熬,讓他們一點點陷入困境。賣給他們的鋼刀,要用咱們淘汰的冷兵器,表麵上看起來鋒利,實際上用不了幾次就會卷刃;賣給他們的糧食,要摻一些陳糧,讓他們的士兵吃了沒力氣;賣給他們的食鹽,要粗一些,裡麵多摻點沙子,讓他們有苦難言。”
馬周恍然大悟:“可汗英明!這樣一來,他們不僅要花高價買咱們的東西,還得不到好用的物資,時間久了,軍隊的戰鬥力就會下降,民怨也會越來越深!”
耶律現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那些勳貴們沉迷於咱們的奢侈品,為了買玻璃茶具、絲綢錦緞,就會逼著官府加重賦稅,壓榨百姓。百姓們本來就因為戰亂和苛稅過得苦不堪言,再被這麼壓榨,隻會更恨那些諸侯,更向往咱們遼境的生活。到時候,不用咱們動手,他們自己就會先垮掉。”
正如耶律現所料,中原的諸侯們為了購買遼國的物資,紛紛加重了賦稅。李淵在關中,不僅征收糧食和錢財,還強征百姓的牲畜和農具,說是要“以物換物”,換取遼國的糧食和兵器;竇建德在河北殘部,為了買遼國的鋼刀,甚至下令“每家每戶必須交出一名男丁當兵,否則就交五十兩銀子”;王世充在洛陽,更是離譜,不僅征收百姓的糧食,還強征女子入宮,說是要“獻給遼國使者,換取物資”。
洛陽城內,一名叫張老栓的農戶,家裡的糧食被衙役搶走,隻剩下半袋發黴的穀子。他看著餓得奄奄一息的孫子,忍不住抹起了眼淚:“咱們這日子,怎麼就這麼苦啊?以前還有口飯吃,現在倒好,糧食被搶了,連種子都沒剩下,這日子沒法過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旁邊的鄰居歎了口氣,小聲說:“老栓,要不咱們也遷去遼國吧?我聽說那邊不用交重稅,官府還分田地,孩子還能上學。咱們留在洛陽,遲早會被王世充逼死!”
張老栓猶豫了一下:“可遼國是異族啊,咱們去了,能過得好嗎?”
“異族怎麼了?”鄰居激動地說,“至少人家不搶咱們的糧食,不逼咱們交稅!你看看王世充,為了買遼國的奢侈品,把咱們百姓逼得家破人亡,這樣的漢人諸侯,還不如異族呢!”
張老栓沉默了,他看著孫子虛弱的樣子,最終咬了咬牙:“好!咱們走!明天就收拾東西,去遼國!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能吃飽飯的地方!”
這樣的想法,在中原百姓心中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逃離,他們扶老攜幼,朝著遼國控製的河北、雲州、延州等地遷徙。而那些諸侯們,為了阻止百姓逃離,紛紛派兵阻攔,甚至下令“凡北遷者,格殺勿論”,可這樣的高壓政策,不僅沒有阻止百姓,反而讓民怨更加沸騰。
一日,耶律現站在城樓上,看著北方遷徙而來的百姓隊伍,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中原的諸侯們已經陷入了惡性循環——為了購買遼國的物資,不得不加重賦稅;加重賦稅,又導致百姓逃離,產能進一步下降;產能下降,又不得不更加依賴遼國的物資。而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傳我旨意,讓各地官府做好接待工作,確保每一戶北遷的百姓都能分到田地和農具。”耶律現對身邊的馬周說,“另外,讓商棧繼續提高物資價格,尤其是糧食和兵器,要讓中原的諸侯們越來越難以承受。等到他們的軍隊失去戰鬥力,百姓徹底失去信心,就是咱們揮師南下,一統中原的時刻。”
“遵旨!”馬周躬身應道,心中對耶律現的遠見卓識深感敬佩。
此時的中原,夕陽西下,官道上的北遷百姓還在緩慢前行。他們的身影雖然疲憊,卻透著一股對未來的希望——因為他們知道,隻要跨過那道遼境的邊界,就能迎來新的生活。而中原的諸侯們,還在為了爭奪地盤,為了購買遼國的物資,不斷壓榨百姓,最終隻會在民怨的浪潮中,走向滅亡。
未完待續)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