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皇宮的太極殿內,氣氛異常凝重。數十份來自中原各州郡的表章整齊地堆放在案幾上,每一份表章的內容都如出一轍——懇請隋帝退位禪讓,將大隋江山托付給大隋丞相、安北王耶律現。
隋帝坐在王座上,小臉緊繃,眼神中滿是茫然。他年幼登基,從未真正執掌過權柄,如今麵對滿朝文武的目光,隻能緊緊攥著衣角,不知所措。
“陛下,各州郡刺史皆言,安北王平定天下、安撫百姓,功德遠超曆代明君,唯有安北王登基,才能讓大隋重現榮光,懇請陛下順應天意、民心,禪位於安北王!”一名遼國勳貴出列,高聲奏請,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他的話音剛落,立刻有數十名官員附和:“臣等附議!懇請陛下禪位!”
然而,也有不少前隋老臣麵露不滿,紛紛搖頭歎息。其中一名白發老臣走出隊列,跪在地上,老淚縱橫:“陛下不可啊!耶律丞相雖有大功,卻終究是大隋臣子。當年他在雁門關救下先帝隋煬帝),後來又庇護陛下,一直以大隋忠臣自居,如今怎能行篡逆之事?此舉若是傳出去,定會被天下人恥笑啊!”
“是啊陛下!”另一名老臣也跟著跪下,聲音哽咽,“我等追隨先帝多年,深受隋室恩惠,豈能眼睜睜看著大隋江山落入他人之手?還請陛下三思!”
一時間,太極殿內分成兩派,一派懇請禪讓,一派堅決反對,爭論不休。而這一切,都被站在殿側的耶律現看在眼裡,他臉上依舊掛著淡然的笑容,仿佛這場爭論與他無關。
爭論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虞世南耳中。這位前隋大儒,自隋煬帝時期便為官,見證了隋室的興衰,也看穿了耶律現的野心——早在十幾年前,他就察覺耶律現經營遼國、擴充實力,絕非真心輔佐隋室,隻是礙於局勢,一直未曾點破。如今耶律現要篡奪隋室江山,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當天下午,虞世南身著便服,徑直闖入耶律現的丞相府兼安北王府。府中的侍衛早已習慣了他的脾氣,加上耶律現曾立下規矩“任何人可直言進諫,縱是辱罵亦不追責”,侍衛們隻是象征性地攔了一下,便任由他闖了進去。
此時的耶律現正在書房內批閱文書,見虞世南怒氣衝衝地進來,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放下手中的筆,笑著起身:“虞公今日怎的如此匆忙?可是有要事要與我商議?”
“商議?我與你這篡逆之賊有何好商議的!”虞世南指著耶律現的鼻子,破口大罵,“耶律現!你忘恩負義!當年先帝隋煬帝)對你信任有加,賜你安北王爵位,讓你執掌北方兵權;後來你庇護幼帝,陛下封你為大隋丞相,將朝政托付於你,你就是這樣回報隋室的嗎?如今你手握大權,竟要逼迫陛下禪位,你與那楊堅、李淵之流有何區彆?簡直是亂臣賊子!”
虞世南越罵越激動,唾沫星子飛濺,聲音也因憤怒而嘶啞。府中的侍從們嚇得大氣不敢出,生怕耶律現發怒。可耶律現卻依舊笑眯眯地看著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耐心地等他罵完。
直到虞世南罵得口乾舌燥,停下喘息時,耶律現才緩緩開口,語氣平淡卻帶著十足的穿透力:“虞公,罵完了?若是沒罵夠,不妨再歇會兒,繼續罵。”
“你……”虞世南被他的態度氣得說不出話來,手指著耶律現,半天沒能說出一個字。
耶律現放下茶杯,走到虞世南麵前,目光銳利地看著他:“虞公,你我相識多年,你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我且問你幾個問題。你經曆了北朝、隋朝、李唐,如今又在遼國為官,算下來,也見證了四個朝代的更迭,對嗎?”
虞世南愣了一下,不知他為何突然問這個,卻還是點了點頭:“是又如何?”
“那我便不解了。”耶律現繼續說道,“當年楊堅篡奪北周江山,建立隋朝,你那時已是北周臣子,為何不跳出來罵他篡逆?李淵在關中擅自稱唐王,建立李唐,行的也是篡隋之舉,你為何也不罵他?如今我不過是受各州郡懇請,準備接受禪讓,你卻如此激動,跑到我府中破口大罵,虞公,你這不覺得有些雙標嗎?”
虞世南臉色一變,急忙辯解:“楊堅雖篡北周,卻結束了南北朝的戰亂,讓天下重歸一統;李淵雖建李唐,卻也是在隋室衰落之時……”
“哦?照虞公這麼說,隻要能讓天下一統、結束戰亂,篡逆之事便可以被原諒?”耶律現打斷他的話,語氣中帶著幾分嘲諷,“那我如今平定天下,消滅王世充、李唐等割據勢力,讓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難道不比楊堅、李淵的功績更大?為何他們能篡逆,我就不能?”
他上前一步,目光緊緊盯著虞世南:“你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忠臣,可你彆忘了,你出生於北周,最早的身份是北周臣子。楊堅篡位時,你不僅沒有反抗,反而接受了隋朝的官職,甚至還曾上表進諫,為隋朝效力。那時你怎麼不說自己是北周的忠臣?如今卻來指責我,虞公,你這忠臣的標準,是不是有些太隨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虞世南被問得啞口無言,張了張嘴,卻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他確實在楊堅篡位後為隋朝效力,也在李唐建立後短暫任職,如今卻以“隋室忠臣”的身份指責耶律現,確實有些站不住腳。
耶律現見狀,語氣稍緩,繼續說道:“再者,你說我篡奪大隋江山,可你問問天下百姓,還有幾人記得大隋的好?隋煬帝在位時,開鑿大運河、三征高句麗,耗儘民力,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多少人家破人亡?你去街上隨便找一個百姓問問,誰會念隋煬帝的好?誰會覺得大隋是值得留戀的朝代?”
他指著窗外,聲音提高了幾分:“你再看看我治理下的天下——減免賦稅、興修水利、推廣新農具,讓百姓們有飯吃、有衣穿;建立學堂、普及教育,讓寒門子弟也有機會讀書;整頓吏治、嚴懲貪官,讓官場風氣煥然一新。虞公,你摸著自己的良心說,我把天下治理得,難道不比隋文帝時期更好?縱觀古今,又有幾位君主能做到我這樣?”
虞世南站在原地,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他不得不承認,耶律現說的都是事實——如今的天下,確實比隋朝時期更加安定、富庶,百姓們的生活也比以前好太多。他之前之所以反對耶律現禪位,不過是出於對隋室的忠誠,卻忽略了百姓的意願和天下的大勢。
“你……你即便治理得好,也不能篡奪隋室江山!”虞世南依舊不肯放棄,卻也沒了之前的氣勢。
耶律現笑了笑,搖了搖頭:“虞公,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百姓的天下。誰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誰就能得到天下的認可。當年隋室失去民心,所以才會滅亡;如今我得到民心,得到各州郡的支持,接受禪讓,不過是順應天意、民心罷了。你若是真為百姓著想,就該明白,隻有我登基,才能讓天下更加安定,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虞世南沉默了。他看著耶律現堅定的眼神,聽著他話語中的道理,心中的堅持漸漸動搖。他知道,耶律現說的是對的,天下大勢已定,隋室的滅亡早已注定,他再反對,也不過是徒勞。
耶律現看著他沉默的模樣,知道他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便不再多言,隻是說道:“虞公,你若是想通了,便留下為新朝效力;若是不想,我也不勉強,會給你足夠的俸祿,讓你安享晚年。你回去好好想想吧。”
虞世南深深看了耶律現一眼,沒有說話,轉身緩緩走出了丞相府。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不知他心中,究竟是何滋味。
而耶律現則回到書房,拿起案幾上的禪讓表章,嘴角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知道,虞世南的轉變,意味著前隋老臣們的抵抗即將瓦解,禪讓之事,已成定局。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正式登基,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朝,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未完待續)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