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皇宮的長樂宮內,燭火搖曳,映得蕭皇後的麵容格外凝重。她手中捧著一封來自各州郡的聯名奏疏,指尖輕輕摩挲著泛黃的紙頁,眼神中滿是複雜——奏疏上的每一個字,都在訴說著同一件事:懇請隋帝退位禪讓,將大隋江山托付給安北王耶律現。
“太後,外麵的呼聲越來越高了,各州郡的使者還在宮門外等候答複,您看……”貼身侍女輕聲提醒,語氣中帶著幾分擔憂。
蕭皇後深吸一口氣,緩緩放下奏疏,目光落在旁邊玩耍的隋帝身上。自從幾年前,耶律現在江都從宇文化及手中將他們母子救出,帶回北方遼國的那一刻起,她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和隋帝不過是耶律現手中的傀儡。這幾年來,耶律現雖從未讓他們觸碰過實權,卻也始終以臣子之禮相待——逢年過節必來請安,賞賜從未間斷,甚至在公開場合,也始終稱呼隋帝為“陛下”,從未有過半分僭越。
可這份“禮遇”背後,隱藏著的野心,蕭皇後比誰都清楚。她見過太多傀儡帝王的下場——宇文化及立過傀儡,最後將其毒殺;竇建德、王世充、李淵,哪一個不是借著扶持隋室的名義,最終取而代之,而那些被他們利用過的傀儡,最後都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相比他們,耶律現已經算是仁厚了。”蕭皇後在心中默默歎息。她知道,如今天下大勢已定,民心儘歸耶律現,禪讓已是唯一的出路。若是執意抵抗,不僅保不住隋室的最後一絲體麵,恐怕連她和隋帝的性命都難保。
“傳我旨意,召百官入宮,商議禪讓之事。”蕭皇後站起身,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另外,派人去丞相府,請安北王前來議事。”
旨意傳出後,百官很快齊聚太極殿。前隋老臣們雖麵露不舍,卻也無人再提出反對——連最頑固的虞世南都已鬆口,他們再堅持,也不過是徒勞。沒過多久,耶律現身著紫色丞相朝服,緩步走入殿內,對著隋帝和蕭皇後躬身行禮:“臣耶律現,參見陛下,參見太後。不知太後召臣前來,有何要事?”
蕭皇後看著耶律現,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隨即緩緩開口:“安北王,如今天下已定,民心所向,各州郡皆懇請陛下禪位於你。你平定天下、安撫百姓,功德無量,這大隋江山,理應由你執掌。”
耶律現聞言,臉上露出驚訝之色,連忙擺手:“太後此言差矣!臣乃是大隋臣子,輔佐陛下、守護隋室江山,本是臣的職責。如今雖有微功,卻也不敢覬覦帝位,還請太後收回成命!”
“安北王不必推辭。”蕭皇後搖了搖頭,語氣誠懇,“這並非本宮之意,而是天下百姓之意。若是安北王不願接受,恐怕會寒了百姓的心,引發動蕩啊!”
“太後,臣心意已決,絕不敢接受禪讓。”耶律現再次拒絕,語氣堅定,“臣願繼續輔佐陛下,為大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這是耶律現的第一次推辭。接下來的幾日,蕭皇後又先後兩次召集百官,正式提出禪讓,可耶律現每次都以“臣德薄才疏,不足以執掌天下”“願繼續輔佐隋室”為由,堅決拒絕。這便是古禮中的“三辭三讓”——既顯露出對舊主的“敬重”,又能進一步彰顯自己“順應民心”的無奈。
第三次推辭時,耶律現甚至當著百官的麵,跪在太極殿外,懇請蕭皇後收回禪讓之旨。可百官們早已領會了他的意圖,紛紛跪在地上,高聲勸諫:“安北王若是不願登基,天下百姓無人可依,還請安北王以天下蒼生為重,接受禪讓!”
宮門外,聞訊而來的百姓們也紛紛跪地請願,呼聲震天:“請安北王登基!請安北王登基!”
耶律現“無奈”之下,終於緩緩站起身,對著太極殿的方向躬身行禮:“既然陛下、太後與天下百姓皆如此信任臣,臣若是再推辭,便是有負天意民心。臣願接受禪讓,登基之後,定當善待百姓,守護天下安定!”
百官與百姓們見狀,頓時歡呼雀躍,太極殿內外一片沸騰。
禪讓大典定在三月後舉行。這一日,洛陽城內張燈結彩,百姓們自發地湧上街頭,想要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禪讓大典的儀式依照古禮進行——隋帝身著素服,親手將傳國玉璽交給耶律現,口中念著禪讓詔書:“朕德薄能鮮,不足以承天命、安萬民。安北王耶律現,平定四海、澤被蒼生,實乃天命所歸。今朕退位禪讓,願北王登基之後,永保天下太平,萬民安樂……”
耶律現接過傳國玉璽,對著隋帝躬身行禮,隨後轉身,登上高台,接受百官朝拜。禮官高聲宣讀:“安北王耶律現,承天命、順民心,登基稱帝,國號大遼,年號貞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們跪地叩拜,呼聲震徹雲霄。
耶律現站在高台上,接受著萬眾朝拜,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他不僅擊敗了李世民,還“搶”走了他的年號,這份惡趣味,讓他心中多了幾分暢快。
大典結束後,耶律現並未虧待隋恭帝這個隋帝的稱號)母子。他下旨,將濟州封為隋恭帝的封地,允許他在封地內繼續使用隋朝的旗號和天子旌旗,見駕時無需行跪拜之禮,待遇與當年的漢獻帝如出一轍。蕭皇後看著這份旨意,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她知道,自己和隋帝的性命,總算保住了。
而此時的洛陽城外,一處幽靜的府邸內,李世民正坐在庭院中,聽著遠處傳來的歡呼聲,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手中端著一杯酒,卻遲遲沒有飲下,眼神中滿是不甘與絕望。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不僅敗給了耶律現,連自己原本可能擁有的年號他心中打算統一中原之後用的年號),都被對方奪走了。
“貞觀……耶律現,你好狠的心!”李世民低聲呢喃,將杯中酒一飲而儘,辛辣的酒液滑過喉嚨,卻壓不住心中的屈辱與憤怒。
而皇宮內,耶律現正坐在新落成的龍椅上,看著下方的百官,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他知道,登基稱帝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要做的,是整合天下資源,推行更深層次的改革,讓大遼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王朝,開創一個真正屬於他的“貞觀盛世”。
未完待續)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