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些城的讚普宮殿內,鬆讚乾布攥著手中的羊皮卷,指節因用力而泛白,臉色比殿外的雪域寒冰還要冰冷。羊皮卷上是吐蕃東部部族送來的奏報——雅隆河穀的悉補野部族公開宣布不再向邏些城納貢,還收留了從象雄故地逃來的叛亂貴族,甚至敢在邊境關卡懸掛遼國的“互市通商”木牌,明目張膽地與遼國商隊交易。
“放肆!”鬆讚乾布猛地將羊皮卷摔在地上,怒喝聲響徹大殿,“不過是得了幾件遼人的鐵器、幾匹遼人的棉布,就敢背叛吐蕃?難道他們忘了,是誰讓他們在雅隆河穀安穩放牧,是誰給他們頒發的部族印信?”
殿內的大相祿東讚垂首而立,不敢應聲。他比鬆讚乾布更清楚,吐蕃如今的亂象,早已不是“幾件鐵器、幾匹棉布”能解釋的。十年前,第一批遼國商隊翻越唐古拉山,帶著鹽、鐵、茶葉、布匹走進吐蕃時,誰也沒料到,這些看似普通的商品,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瓦解吐蕃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統一局麵。
最初,遼商帶來的鹽巴比吐蕃本地的岩鹽更純淨,價格卻隻占一半;遼商打造的鐵犁比吐蕃的木犁鋒利十倍,能輕鬆翻耕雪域高原的凍土;還有那細密柔軟的棉布,比吐蕃的羊毛氈更輕便保暖,很快就成了貴族和平民都追捧的物件。吐蕃人開始瘋狂追捧遼貨,從日常的鍋碗瓢盆,到耕作的鋤頭鐮刀,甚至連牧民身上的藏袍,都漸漸換成了遼國的棉布縫製。
為了換取遼貨,吐蕃的部族們開始拚命向遼國商隊輸送特產——雪域的皮毛、高原的藥材、甚至是吐蕃最珍貴的黃金。可遼商的胃口遠不止這些,他們很快就在吐蕃邊境開設了“互市”,提出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向叛亂部族提供更“特殊”的商品——鋒利的鋼刀、能擊穿皮甲的鐵箭,甚至是少量遼人淘汰的火繩槍。
鬆讚乾布最初也想過抵製遼貨。他曾下令關閉邊境關卡,禁止遼商入藏,可沒過三個月,邏些城的鹽價就翻了三倍,貴族們連煮茶的鹽都快供應不上;牧民們沒有遼人的鐵犁,春耕時連凍土都翻不開,青稞產量驟降。更讓他頭疼的是,那些靠近遼國商道的部族,靠著與遼商交易,財富像滾雪球一樣增長——以前一個部族一年的收入,還不夠換十把遼人的鐵刀,現在一個月就能換五十把,甚至能買到火繩槍。
財富帶來的是底氣。西部的象雄殘餘部族,本就對鬆讚乾布統一吐蕃心懷不滿,得了遼國的武器後,直接在象雄故地豎起反旗,複立“象雄國”,還派人去遼國西域都護府求見徐茂公,希望能成為遼國的“附屬部族”;東部的工布、達波等部族,靠著與遼國商隊做茶葉、皮毛生意,部族騎兵的裝備比邏些城的禁軍還好,麵對鬆讚乾布的納貢要求,直接回了一句“遼人給的通商稅,比讚普要的貢賦多三倍,憑什麼聽你的?”
上個月,鬆讚乾布忍無可忍,派次子芒鬆芒讚率領三萬吐蕃鐵騎,去討伐雅隆河穀的悉補野部族。他本以為憑借吐蕃騎兵的勇猛,能一舉平定叛亂,可結果卻讓他心涼半截——悉補野部族用遼人的火繩槍組成陣列,對著吐蕃鐵騎齊射,鉛彈穿透皮甲的聲音,成了吐蕃士兵的催命符。三萬鐵騎死傷過半,芒鬆芒讚帶著殘兵逃回邏些城時,連頭盔都丟了,隻帶回一句讓鬆讚乾布徹夜難眠的話:“遼人的鐵管子太可怕了,我們的騎兵衝不上去,連靠近都做不到。”
“大相,你說!現在該怎麼辦?”鬆讚乾布的聲音帶著疲憊,怒火漸漸被無力取代,“遼人的商品像洪水一樣湧入吐蕃,叛亂的部族有遼人的武器撐腰,連象雄都敢複立故國。再這樣下去,吐蕃用不了五年,就會變回以前那個四分五裂的樣子!”
祿東讚緩緩抬頭,眼中滿是憂慮:“讚普,臣以為,硬拚不可取。遼人的國力遠勝吐蕃,他們的商隊能帶來鹽鐵,也能帶來火繩槍;他們能讓部族富起來,也能讓部族反過來對抗邏些城。現在唯一的辦法,是派人去洛陽見遼帝,請求與遼國‘結盟’。”
“結盟?”鬆讚乾布皺眉,“遼帝怎會看得上吐蕃?他們連吐穀渾都能兩個月滅國,若要對吐蕃動手,咱們連抵抗的力氣都沒有。”
“臣不是要與遼國平等結盟,而是要讓吐蕃成為遼國的‘附屬邦’。”祿東讚低聲說道,“咱們向遼帝稱臣,承認吐蕃是遼國的屬國,每年繳納貢賦,隻求遼帝下令,禁止遼商向叛亂部族出售武器,讓遼商隻與邏些城通商。這樣一來,叛亂部族沒了遼人的武器和商路,用不了多久就會衰落,吐蕃才能重新統一。”
鬆讚乾布沉默了。他這輩子都在為統一吐蕃奮鬥,從十三歲繼承讚普之位,到平定蘇毗、羊同,再到建立邏些城作為吐蕃都城,他一直想讓吐蕃成為與大唐、遼國並肩的強國。可現在,他卻要親手放下讚普的尊嚴,向遼帝稱臣,這讓他如何甘心?
可他又不得不承認,祿東讚的辦法是唯一的出路。如今的吐蕃,就像一艘在風浪中飄搖的船,而遼國就是那片能掀翻船隻的大海——要麼主動靠岸,接受遼國的庇護,要麼被風浪徹底打翻,沉入海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派誰去洛陽?”鬆讚乾布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像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
“臣願往。”祿東讚躬身說道,“臣曾與遼國商隊打過交道,略懂遼人的習俗。臣會帶著吐蕃最珍貴的禮物——黃金、翡翠、還有雪域的良種戰馬,去洛陽求見遼帝,務必說服他答應咱們的請求。”
鬆讚乾布點了點頭,目光望向殿外的雪山。遠處的唐古拉山口,仿佛能看到遼國商隊的身影,他們帶著商品和武器,正一點點改變著吐蕃的命運。他不知道祿東讚這次洛陽之行能否成功,也不知道吐蕃未來會走向何方,隻覺得胸口像是壓著一塊巨石,讓他喘不過氣來。
“告訴祿東讚,若遼帝有其他要求,隻要不危及吐蕃的根基,都可以答應。”鬆讚乾布緩緩說道,語氣中滿是無奈,“隻要能保住吐蕃,能讓邏些城繼續作為讚普的都城,朕……認了。”
殿內一片寂靜,隻有窗外的寒風呼嘯而過,像是在訴說著吐蕃即將到來的命運轉折。祿東讚躬身退下,開始準備前往洛陽的行囊。他知道,這趟行程不僅關乎鬆讚乾布的安危,更關乎整個吐蕃的存亡——他們必須賭一把,賭遼帝願意給吐蕃留一條生路,賭這個崛起的工業帝國,暫時沒有吞並雪域高原的打算。
而此時的洛陽皇宮內,耶律現正看著西域都護府送來的吐蕃情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早就料到,遼貨的湧入會讓吐蕃內部產生分裂,那些叛亂部族不過是他用來牽製鬆讚乾布的棋子。現在,鬆讚乾布主動派人來求和,正好給了他將吐蕃納入遼國勢力範圍的機會——不用一兵一卒,隻用商品和貿易,就能掌控這片雪域高原,這比單純的軍事征服,要高明得多。
“傳旨,讓鴻臚寺做好準備,接待吐蕃大相祿東讚。”耶律現對身旁的太監說道,“朕要讓他看看,大遼的強盛,遠不是吐蕃能想象的。也要讓他明白,跟著大遼,吐蕃才能有真正的未來。”
太監躬身應下,轉身去傳旨。耶律現走到窗前,望著洛陽城外的鐵路,蒸汽火車的汽笛聲隱約傳來,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吐蕃臣服”奏響序曲。他知道,吐蕃的歸順,隻是大遼統一西域、掌控雪域的第一步,未來,他還要將遼國的旗幟,插遍更遙遠的土地,建立一個橫跨歐亞的龐大帝國。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