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皇宮的禦書房內,耶律現看著窗外漸漸西斜的太陽,腦海裡還回蕩著祿東讚跪在宮門前的模樣,忍不住在心裡翻了個白眼——這祿東讚倒是熟讀中原史書,知道學申包胥哭秦庭那一套,以為靠苦肉計就能讓自己鬆口,可惜啊,他找錯了對象。
“申包胥哭秦能成,是因為當時秦國需要借助楚國牽製晉國,現在朕的遼國,需要靠吐蕃牽製誰?”耶律現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熱茶,心中暗自吐槽,“再說,以前中原王朝拿不下吐蕃,是因為高原天險、糧草難運,隻能接受稱臣納貢;現在朕有火車、有蒸汽船,有能轟碎夯土城牆的榴彈炮,要拿下雪域高原,不過是時間問題,憑什麼要答應你那點可憐的條件?”
思緒不知不覺飄到了穿越前的曆史——提到吐蕃,他就忍不住想到李世民。鬆州之戰明明打贏了,卻非要搞什麼和親,嫁了文成公主還不夠,還送工匠、送技術,把中原的農耕、紡織、冶鐵技術一股腦塞給吐蕃。結果呢?吐蕃學會了技術,國力大增,一百多年後直接攻破了長安,把唐朝的臉都打腫了。
“李二這操作,簡直是崽賣爺田心不疼!”耶律現越想越氣,忍不住拍了下桌案,“還天可汗呢,連‘養虎為患’四個字都不懂。以為送個公主、給點技術,就能讓吐蕃永遠臣服?簡直是天真!當時吐蕃不過是個部落聯盟,稍微打壓一下就能讓他們永世翻不了身,結果倒好,硬生生把人家養成了心腹大患。”
他又想起唐朝後來的亂象——李世民一死,之前臣服的部族就開始反叛。武則天時期,東突厥故地的突厥人複立後突厥汗國,薛延陀故地又冒出個回鶻汗國,以前打下的疆域丟了一大半。每次看到這些曆史,耶律現都覺得憋屈——不是唐朝的軍隊不夠強,而是統治者太短視,總想著靠“懷柔”“和親”維持統治,卻不知道,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製度保障,所謂的“臣服”不過是鏡花水月。
“換成朕,哪會讓這種事發生?”耶律現眼神銳利起來,“臣服可以,但必須徹底納入版圖,推行均田製、修鐵路、辦學校,把他們的人變成遼國人,把他們的地變成遼國的土。就算有人想反,沒有生產力、沒有凝聚力,拿什麼反?靠馬刀和弓箭對抗朕的火槍火炮?簡直是笑話!”
想到這裡,耶律現突然來了興致,叫來太監:“傳旨,召原唐王李世民入殿。”
此時的李世民,正住在洛陽城外的一座宅院裡。自從被耶律現廢黜後,他就一直過著閒散的日子,每天看看書、種種花,儘量不惹是非。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時常被耶律現“惦記”,偶爾會被召進宮中問話,每次都讓他提心吊膽。
接到傳旨時,李世民正在給院子裡的牡丹澆水,聞言手一抖,花灑掉在地上。“陛下又召我入宮?是出什麼事了嗎?”他心中滿是疑惑,卻不敢耽擱,連忙換了身衣服,跟著太監往皇宮趕。
來到禦書房,李世民看到耶律現坐在龍椅上,臉色似乎有些不好,連忙跪地行禮:“罪臣李世民,參見陛下。”
耶律現看著他,語氣帶著幾分不滿:“李世民,朕問你,當年你在位時,為何要對吐蕃采取和親之策?打贏了戰爭,不乘勝追擊也就罷了,還送工匠、送技術,你就沒想過,這些技術會變成他們日後對抗中原的利器嗎?”
李世民猛地一愣,臉上滿是茫然——他在位時,唐朝和吐蕃雖然有摩擦,但從未打過大規模的戰爭,更彆提什麼和親、送技術了。這遼國皇帝說的,到底是哪一回事?
“陛下,罪臣……罪臣不解。”李世民小心翼翼地說道,“罪臣在位期間,吐蕃尚未崛起,與大唐並無深交,從未有過和親之舉,更不曾送過工匠技術啊。”
“你還敢狡辯?”耶律現眉頭一皺,語氣更沉,“鬆州之戰你忘了?文成公主你忘了?你以為靠聯姻就能換來和平?結果呢?一百多年後吐蕃攻破長安,你這‘天可汗’的臉,都被後人丟儘了!”
李世民聽得一頭霧水——鬆州?文成公主?這些名字他從未聽過。他想解釋,卻又不敢反駁耶律現,隻能趴在地上,額頭抵著冰涼的地麵,聲音帶著惶恐:“陛下息怒,罪臣真的不知這些事……罪臣在位時,確實未曾與吐蕃有過此類往來,還望陛下明察。”
耶律現看著他惶恐的模樣,突然反應過來——自己又犯了“穿越者的錯誤”,把另一個時空的曆史,安在了這個時空的李世民身上。這個時空的唐朝,早就被自己推翻了,李世民根本沒機會經曆鬆州之戰,更不可能和親吐蕃。
“罷了。”耶律現擺了擺手,語氣緩和了一些,“朕說的不是你這個時空的事,是另一個時空的你。那個時空的你,短視近利,養虎為患,最終讓吐蕃成了中原的大患。朕不過是想起此事,有些感慨罷了。”
李世民還是一頭霧水,卻不敢再多問,隻能連忙說道:“陛下英明,罪臣……罪臣受教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起來吧。”耶律現說道,“朕召你進來,隻是隨口一提,沒彆的事。你回去吧,以後安分守己,彆再惹出什麼事端。”
李世民如蒙大赦,連忙起身躬身,退出了禦書房。走出皇宮大門,他才長長舒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這位遼國皇帝的心思,實在太難猜了,無緣無故斥責自己一頓,說的還是些莫名其妙的事,真是讓他提心吊膽。
禦書房內,耶律現看著李世民離去的背影,忍不住笑了笑——自己剛才確實有些失態,不過也好,至少把心裡的吐槽發泄了出來。他拿起桌上的奏折,是西域都護府送來的,說象雄複國的部族已經派人來洛陽,請求歸入遼國版圖,設立象雄州。
“這才對嘛。”耶律現滿意地點點頭,“識時務者為俊傑,吐蕃若是像象雄一樣識趣,也不至於落到如今的地步。”
他提筆在奏折上批複:“準奏。命徐茂公派兵接管象雄故地,推行均田製與科學教育,修通通往象雄的鐵路,務必讓象雄百姓早日過上安穩日子。”
寫完批複,耶律現站起身,走到窗前。夕陽的餘暉灑在洛陽城上,蒸汽火車的汽笛聲隱約傳來,遠處的工廠煙囪冒著白煙,一派繁榮景象。他知道,隨著象雄的歸入,吐蕃的滅亡隻是時間問題,而他的遼國,也將在工業與軍事的雙重推動下,一步步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建立一個真正長治久安的大一統帝國。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