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的甘蔗田裡,秋風剛吹黃蔗葉,卻少見往年豐收時的熱鬨——往日裡忙著收割、榨汁、熬糖的農戶,如今大多沒了蹤影,隻剩下零星幾戶還在打理田地,臉上卻滿是猶豫。田埂上,一個中原商人正對著農戶拱手,聲音帶著急切:“老丈,跟我去南洋吧!那邊的土地比嶺南還肥沃,光照足,種甘蔗一年能收兩季,我給您雙倍工錢,還分您南洋開發公司的股份!”
農戶攥著鋤頭,眼神動搖。他種了十幾年甘蔗,是嶺南有名的熟練戶,往年靠熬糖能賺不少錢。可這半年來,南洋的勳貴、商人一波接一波來嶺南招人,要麼許高薪,要麼給股份,村裡大半的年輕人都跟著去了南洋,連熬糖坊的工匠都走了大半。
“南洋真有那麼好?”農戶忍不住問。商人立刻點頭,從包袱裡掏出一張南洋的地圖:“您看!南洋的島嶼比嶺南還大,甘蔗種下去三個月就能收,熬出來的糖比嶺南的還甜,運到波斯、天竺能賣三倍價錢!您去了,不僅能當工頭,年底還能拿分紅,比在嶺南種一輩子甘蔗強!”
這樣的場景,如今在嶺南隨處可見。自從南洋開發熱潮興起,世家勳貴們發現南洋的濕熱氣候、充足光照比嶺南更適合種植甘蔗,便紛紛來嶺南“挖人”——他們帶著銀票、股份憑證,招募熟練的甘蔗種植戶、熬糖工匠,甚至連嶺南糖坊的掌櫃都成了爭搶的對象。短短半年,嶺南至少有三成的糖業從業者去了南洋,連原本供應大遼乃至西域的嶺南糖業,都暫時減產。
而在南洋的蘇門答臘島,一片剛開辟的甘蔗田裡,景象卻截然不同。十幾個契丹漢子光著膀子,正用中原傳來的犁田機翻耕土地,黝黑的皮膚上滿是汗水,卻笑得格外爽朗。領頭的契丹漢子叫耶律虎,以前是草原上的牧人,跟著草原貴族來南洋後,第一次見能種出“比草原牧草還甜”的甘蔗,當即就放下了馬鞭,拿起了鋤頭。
“快些乾!等甘蔗收了,咱們就能分糖,還能換寶石!”耶律虎擦了擦汗,對著同伴喊道。旁邊的突厥漢子阿史那烈笑著應和:“虎哥,你說咱們以前在草原上放馬,哪想過能在這島上種甘蔗?這日子,比以前強太多了!”
不遠處的糖坊裡,吐蕃漢子丹增正跟著中原工匠學習熬糖。他以前在高原種青稞,日子過得緊巴巴,聽說南洋能賺錢,便跟著吐蕃部落的商隊來了南洋。此刻他看著熬糖鍋裡漸漸凝結的紅糖,眼睛發亮:“這東西比青稞值錢多了!等我學會了,就自己開個糖坊,把家裡人都接來!”
中原工匠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跟著我學,不出三個月你就能上手!南洋的糖不愁賣,到時候你就是大老板!”丹增笑得更歡了,手裡的攪拌棍轉得更快。
而在加裡曼丹島的寶石礦場,靺鞨漢子完顏石正蹲在礦洞裡,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敲下一塊嵌著紅寶石的礦石。他以前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刨人參、種玉米,雖然大遼開發東北後日子好了些,可第一次見到閃閃發光的寶石時,還是被震住了——一塊巴掌大的紅寶石,就能換幾百斤糧食,比種一年地還賺得多。
“以前在東北,凍得手都伸不出來,哪有這日子舒坦!”完顏石把寶石放進布袋裡,對著旁邊的中原礦工感慨。中原礦工笑著說:“這算啥!等咱們把礦場擴大了,還能挖鑽石,到時候更值錢!”完顏石點點頭,眼神裡滿是期待——他已經寫信給家裡,讓妻子和孩子儘快來南洋,以後再也不用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受苦了。
南洋的島嶼上,隨處可見大遼各族人民忙碌的身影。契丹漢子、突厥漢子放下馬鞭拿起鋤頭,吐蕃漢子、靺鞨漢子離開高原與雪地走進礦場,中原漢子則帶著技術與經驗,教大家種甘蔗、熬糖、采礦。他們語言不同,習俗各異,卻因為南洋的開發走到一起,白天一起勞作,晚上圍在篝火旁分享食物、交流見聞,原本的陌生與隔閡,漸漸被歡聲笑語取代。
在爪哇島的一個集市上,契丹漢子耶律虎用甘蔗換了靺鞨漢子完顏石的一小塊寶石,又用寶石換了中原商人的一匹布;吐蕃漢子丹增熬的紅糖,被突厥漢子阿史那烈買去,送給了剛到南洋的妻子。集市上,各族語言交織在一起,卻絲毫不影響交流——一個手勢,一個笑容,就能讓彼此明白心意。
“以前誰能想到,咱們這些草原、高原、東北來的人,能在南洋一起乾活、一起賺錢?”耶律虎喝著中原釀的米酒,對著身邊的各族同伴說道。阿史那烈點點頭:“都是托陛下的福!要是沒有南洋開發,咱們這輩子都見不到這些好東西,也過不上這樣的好日子!”
眾人紛紛點頭,心裡滿是感激。他們或許不懂什麼是“殖民開發”,卻知道眼前的日子比以前好得多——不用再擔心草原的暴風雪、高原的嚴寒、東北的冰雪,隻要肯乾活,就能賺到錢,就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而在洛陽皇宮,耶律現看著南洋送來的奏報,臉上滿是欣慰。奏報上寫著:南洋已開辟甘蔗田十萬畝,寶石礦場二十處,糧食產區五處,各族移民已達十萬人,蔗糖、寶石、香料已開始運往中原與西域。
“這就是朕想要的大遼。”耶律現輕聲說道,“不分契丹、漢、突厥、吐蕃、靺鞨,大家一起開拓,一起賺錢,一起過上好日子。南洋隻是開始,以後還有更多的土地等著咱們去開發,還有更多的財富等著咱們去創造。”
窗外的陽光灑進禦書房,照在牆上的大遼疆域圖上——圖上的南洋諸島,已經被密密麻麻地標注上了“甘蔗田”“礦場”“聚居點”,而這些標注,還在不斷向更遠的地方延伸。耶律現知道,一個多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大遼,正在他的手中慢慢成型,而南洋的這片熱土,正是這個大遼最鮮活的縮影。
喜歡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請大家收藏:()遼唐爭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階下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