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如果,長孫皇後抬頭直視李世民,淚水終於落下,這是我親眼所見的貞觀十八年,一個沉迷金丹,性格暴虐的大唐皇帝,一個令人絕望的未來。
殿外的何健旺屏住呼吸。
透過半開的殿門,他看到李世民高大的身軀晃了晃,像是被人當胸一擊。
皇帝緩緩後退,直到腿碰到案幾才停下來。
不可能...李世民喃喃自語,但眼神已經開始動搖,朕怎麼會...承乾被朕寄予厚望...麗質和兕子...
話到一半,他突然頓住。
因為他想起,自己最近確實對青雀過於偏愛,甚至多次在朝堂上當眾誇讚,引得群臣側目。
尤其是前幾日承乾練武受傷,自己隻是敷衍地派了太醫,轉頭卻親自去青雀府上探望他讀書累病的消息。
他又想起,長樂剛剛過來時,自己確實有些不悅,想著沒要事就訓斥她幾句。
還有兕子,前幾日因為自己的忙碌,直到今日才見到阿耶。
李世民抬頭看看大女兒,又看看抱著小兕子的長孫皇後,眼中的懷疑逐漸被恐懼取代。
這一年來,自己確實開始對那些金丹術士的言論產生興趣;自己最近脾氣越發暴躁,幾次在朝堂上無故斥責大臣;太子近來也越發叛逆,父子間漸生嫌隙...
一滴冷汗從額頭滑下,若繼續這樣下去。。。
觀音婢所說的未來,真的不會發生嗎?
不...這個曾經馳騁沙場、開創貞觀之治的帝王,此刻甚至有些發抖,這不是朕...這不是朕想要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長孫皇後抱著小兕子向前一步:那陛下想要什麼?一個因金丹毒害而神誌不清的晚節?一個父子相殘、兒女凋零的結局?一個大唐由盛轉衰的未來?
每一個質問都像利劍刺入李世民的心臟。
一聲悶響,震驚了所有人。
不同於貞觀十八年,這位年輕的李世民沒有發怒,沒有再說任何多餘的辯解,竟直接跪在了長孫皇後麵前!
阿爺!長樂和兕子同時驚呼。
何健旺也瞪大了眼睛。
長孫衝則是和侍女,侍衛們一起把眼睛放到了一邊,要命的很,他們可不敢看這個。
李世民卻渾然不顧帝王威儀,雙手緊緊攥住妻子的衣袖,額頭抵在她的手背上,哽咽道:觀音婢,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他的肩膀劇烈顫抖,不停的道歉。
何健旺看著這一幕,不由心中讚同: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長孫皇後的眼淚終於落下。
她緩緩抬手,將兕子放在地上,輕撫上李世民的發冠,就像多年前他征戰歸來時那樣。
二郎,還來得及。她輕聲道,我們的孩子,還來得及。
小兕子懂事的用小手擦去他的眼淚:阿耶不哭。
這稚嫩的安慰成了壓垮李世民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一把抱住小女兒,放聲痛哭:兕子...阿爺對不起你們...
二郎,起來吧。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臣妾回來,不是為了責怪您,而是為了與您一起,改變未來。
李世民抬起頭,眼中仍有淚光,卻已不再迷茫,他緊緊握住妻子的手。
觀音婢,我發誓,絕不會再讓那些事發生!
殿門外,何健旺不自覺地鬆了口氣。
眼前這個痛哭流涕的李世民,與他在現在知識了解到的那個善於納諫、知錯能改的唐太宗終於重合在一起。
這才是我認識的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啊!他抬頭看著屋簷,內心感歎。
長孫衝站在一旁,眼中也噙著淚水。
作為長孫家的子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姑姑與皇帝之間深厚的情感。
此刻見證這一幕,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喜歡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請大家收藏:()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