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下,第一次大規模攻防戰,以朝廷軍的慘敗和潰退告終。城頭上,“衛”字大旗迎風飄揚,守軍的歡呼聲震耳欲聾。
而敗軍退守營寨,營中彌漫著失敗的低迷和對“衛青複活”一事無法驅散的恐懼與議論。
劉屈氂深知,憑借目前這支士氣瀕臨崩潰的軍隊,絕無可能再對長安構成威脅。
他一麵嚴密封鎖消息,彈壓營中關於衛青的流言,一麵寫下請罪戰報,火速送往後方,同時強調“城中疑似有妖人作祟,偽作衛青模樣,極大動搖我軍心”,懇請陛下速速移駕前線,以天子之威穩定軍心,主持大局。
很快,劉徹接到劉屈氂損兵折將、初戰失利並再次提及“衛青”的戰報,勃然大怒。
“廢物!數萬大軍竟攻不下一座長安城?!還敢以‘衛青複活’此等荒誕不經的借口來搪塞朕!分明是劉屈氂指揮無能,畏敵如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徹氣得將戰報狠狠摔在地上,根本不信一個字。
他認定了這是太子一黨的詭計和劉屈氂的無能疊加的結果。
盛怒與猜疑之下,劉徹不再猶豫,決定親自前往長安前線。
他要親眼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妖人”能把他麾下的丞相和數萬大軍嚇破膽!
他要親自督戰,碾碎一切敢於反抗他的力量!
皇帝鑾駕在羽林衛的嚴密護衛下,抵達了長安城外的軍營。劉屈氂率領眾將跪迎,麵色惶恐,卻不敢再多言“衛青”之事。
劉徹沒有過多責備劉屈氂,隻是冷著臉,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親自策馬來到陣前,遙望那座背叛了他的都城。
然而,當他遠遠看到長安城樓上那麵迎風招展、熟悉無比的“衛”字帥旗時,當他看到城頭守軍那異常高昂的士氣和嚴整的軍容時,心中那堅不可摧的懷疑,第一次產生了一絲細微的裂痕。
那旗幟...那規格...那在風中舒展的姿態...與他記憶中無數次為衛青大軍送行時所見的,一般無二。
一旁的霍光也死死盯著那麵旗幟,眉頭緊鎖,久久不語。他同樣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尋常的氣息,這絕非簡單的“動搖軍心”的伎倆所能解釋。
就在劉徹心中驚疑不定之際,長安城門突然洞開!
吊橋緩緩放下,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僅有數騎輕騎馳出。為首一騎,玄甲白馬,身姿挺拔如鬆,不疾不徐地朝著禦駕方向而來。
隨著距離的拉近,馬上騎士的容貌越來越清晰...
劉徹的瞳孔驟然收縮,呼吸猛地一窒,握著馬韁的手開始不受控製地顫抖起來。
那張臉...那張他曾無比熟悉、寄托了無限信任與軍事重任的臉...那張本應早已埋入茂陵黃土之中的臉!
衛青!真的是衛青!
衛青在禦駕前百餘步處勒住戰馬,他獨自一人翻身下馬,向前又走了幾步,隨即單膝跪地,向遠處的皇帝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聲音沉穩洪亮,穿透了寂靜的戰場:
“臣,衛青,叩見陛下!陛下萬歲!”
轟——!
這一聲,如同九天驚雷,徹底劈開了劉徹所有的懷疑、憤怒和偽裝!
真的是他!真的是他的大將軍衛仲卿!
不是幻覺,不是模仿,不是妖人!那聲音,那姿態,那眼神...世上無人可以假冒!
“仲卿...真...真的是你...”劉徹的聲音乾澀發顫,他下意識地策馬想要上前,卻被身旁的侍衛緊張地攔住。
巨大的震驚過後,是排山倒海般的困惑、嫉妒和...一絲難以言喻的恐懼。
為什麼?為什麼仲卿死而複生?為何仙人能令仲卿歸來,卻對他這個苦求長生多年的皇帝不屑一顧?
難道...難道真是他錯了嗎?錯信了江充那樣的奸佞?錯怪了仁厚的太子?錯得...連上天都看不過眼,要用這種方式來警示他、懲罰他?!
這個念頭一升起,便狠狠刺入了劉徹那顆驕傲又多疑的心臟最深處!
他一生追求至高權力,追求長生不死,自認功蓋三皇五帝,卻在此刻,被他最信任、卻已死去多年的大將軍,以這種不可思議的方式,逼到了不得不直麵自己錯誤的懸崖邊上!
“呃...”劉徹猛地捂住胸口,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一股腥甜湧上喉頭。
他伸手指著遠處跪著的衛青,嘴唇哆嗦著,似乎想說什麼,卻一個字也發不出來。
最終,極度的情緒衝擊、無法接受的現實和對自己過錯的隱約認知,擊垮了這位年邁帝王的神經。
在周圍所有人驚恐的注視下,漢武帝劉徹猛地向後一仰,眼前一黑,竟直接暈厥過去,從馬背上栽落!
“陛下!!”
“快救駕!!”
禦駕周圍頓時亂作一團,侍衛們手忙腳亂地衝上前接住皇帝,掐人中的掐人中,呼喊的呼喊。
衛青遠遠看到這一幕,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見皇帝暈厥,無法對話,此刻再上前反而可能引起更大混亂甚至誤會。
他沉默地站起身,翻身上馬,最後看了一眼那片混亂的禦駕方向,調轉馬頭,帶著幾名親隨,在無數道驚駭、敬畏、難以置信的目光注視下,緩緩退回了長安城內。
喜歡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請大家收藏:()搞事就變強,開局複活長孫皇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