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金州外海某處人跡罕至的隱蔽海灣。
時間在緊張的訓練和枯燥的等待中悄然流逝,轉眼已是永樂七年的夏末秋初。
何健旺的船隊嚴格遵守著隱匿紀律,除了偶爾派出的偵察小組悄無聲息地收集情報外,幾乎沒有任何外出活動。
近四百人的隊伍確實不如之前好管理。他也已經打定主意,不再擴充人手。
一來,近四百人已是目前他管理能力的極限,再多就容易生亂。他目前能力不足,無良仙人給的烙印控製手段也有其上限,無法覆蓋更多人。
二來,人數越多,目標越大,物資消耗也呈幾何級數增長。雖然之前劫掠豪紳所得頗豐,糧食金銀足夠支撐數年,但坐吃山空絕非長久之計,必須精打細算。
三來,他認為一支四百人左右、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來去如風的精銳,遠比數千烏合之眾更有戰鬥力,也更便於隱蔽和機動。
他就這樣耐心地蟄伏著,等待北方草原上那場決定命運的大戰消息。
這一日,陳二蛋親自帶領的偵察小組終於帶回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仙師!消息來了!”陳二蛋風塵仆仆,臉上卻帶著興奮與後怕交織的複雜表情,“北伐大軍如您所料,在臚朐河一帶,果然遭遇了韃靼主力埋伏!”
何健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結果如何?!”
“幸虧朝廷早有防備!”陳二蛋語速飛快,“淇國公雖然還是有些冒進,中了埋伏,初期損失不小,陣腳有些慌亂。”
“但關鍵時刻,漢王殿下率領的一萬精騎如同神兵天降,從側後方猛擊韃靼軍!韃子沒料到我朝軍隊還有埋伏,頓時大亂!淇國公也趁機穩住陣腳,揮軍反擊!兩麵夾擊之下,韃子大軍被殺得大敗,潰散逃遁!現在我軍正在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何健旺聽完,長長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直緊繃的肩膀終於放鬆下來。
雖然過程仍有波折,丘福還是吃了點虧,但總算避免了曆史上那場全軍覆沒的慘劇!
大明北疆的國防力量得以保存,朱棣的威望也不會受到重創!
“好!好!好!”他連說三個好字,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自己冒險送出的情報,終究是起到了作用!
緊接著,陳二蛋又彙報了另一個消息:“還有,仙師,我們打聽到,三寶太監的船隊已經回國,但在太倉沒停留多久,又立刻啟航東去了!看樣子,是直奔倭國去了!”
“什麼?鄭和已經去倭國了?!”何健旺先是一愣,隨即大喜過望!“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朱老四果然忍不住了!他這是派鄭和去實地考察金銀礦了!”
一切都在按照他期望的方向發展!
北伐局勢向好,朱棣有了更多的底氣和外拓的意願;鄭和東渡倭國,一旦確認了金銀礦的虛實,必將極大刺激朱棣的貪欲和雄心!
時機已到!
何健旺猛地站起身,眼中閃爍著銳利而興奮的光芒,之前的蟄伏和等待一掃而空。
“傳令!全體集合!”他的聲音洪亮,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斷。
很快,近四百名隊員整齊地列隊在最大的仙船甲板上。
何健旺目光掃過眾人,朗聲道:“弟兄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咱們蟄伏了這麼久,苦練了這麼久,真正的行動,馬上就要開始了!”
他平複了一下心情,下達了一係列讓眾人有些愕然卻又必須執行的命令:
“從今天起,所有人,脫下現在的衣服!全部換上倭服!戰艦、商船,全部懸掛倭國旗幟,塗抹倭國標記!甲胄、兵器,但凡有標識的,都給我換成倭式的!記住,從內到外,你們現在就是‘倭人’!”
很快,一堆堆早就準備好的倭國服飾、旗幟、盔甲被從倉庫裡搬了出來。
“王三刀!負責督促換裝,我要在一天之內,看到一支全新的‘倭國精銳’!”
“陳二蛋!偵察組全部撒出去,目標——朝鮮半島西海岸!給我摸清沿岸布防、港口、村鎮情況,尤其是靠近倭國對馬島的區域!”
“李鐵柱!加強登陸作戰和夜間襲擊訓練!接下來,我們要在彆人的地盤上動手了!”
整個海灣瞬間忙碌起來。
何健旺看著眼前逐漸“倭化”的隊伍,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容。
“朱老四,你的主力在北邊揍韃子,鄭和在東邊探倭國...那麼,朝鮮的這場‘倭寇入侵’大戲,就該由我何健旺來拉開了!”
“等鄭和帶回好消息,等你收拾完北方的殘局...到時候,麵對朝鮮的求援和倭國的‘猖獗’,我看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