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來到永樂七年的冬天,凜冽的寒風如同刀子般刮過朝鮮半島,大雪封路,萬物凋零。
可在何健旺控製的慶尚道,卻呈現出一種奇特的“暖意”。
雖然占領者的身份是“倭寇”和“建文逆黨”,但相對輕的賦稅和能保證的基本口糧,對於在嚴寒和饑餓中掙紮的百姓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越來越多的流民從全羅道、忠清道,甚至更遠的江原道、京畿道邊緣地區,拖家帶口,冒著風雪,艱難地向慶尚道湧來。他們隻有一個最簡單的願望:活下去,吃一口飽飯。
麵對這些麵黃肌瘦、眼神麻木的投奔者,何健旺心情複雜。
他本意隻是搞事,並非真的想當什麼“仁主”,但看著這些在死亡線上掙紮的普通人,他終究硬不起心腸將他們拒之門外。
“開倉放糧!設置粥棚!媽的,老子劫掠來的糧食,不是用來養閒人的,但也不能看著人餓死!”他罵罵咧咧地下令,但還是安排了人手去接收和安置流民,至少保證他們不被凍死餓死。
好在之前幾個月,他憑借仙術四處“劫富濟貧”,戒指裡和各大倉庫的糧食儲備還相當可觀,粗略估算,支撐現有的軍隊和湧來的流民度過這個冬天,甚至撐到明年春天,問題不大。
“但坐吃山空啊!”何健旺看著物資消耗清單,還是有些頭疼。
這種模式不可持續,他搞事的核心目的也不是為了在朝鮮搞建設。
就在這時,他收到了來自北邊的確切消息。
“哦?李芳遠居然狠心把兒子送過去當人質了?看來朱老四要出兵了?”何健旺看著情報,嘴角終於露出了如釋重負而又一切儘在掌握的笑容。
他等待已久的關鍵時刻,終於要來了!
他立刻召集了王三刀、陳二蛋等所有核心骨乾。
“兄弟們,我們演戲演了這麼久,終於要到收官階段了!”何健旺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大明皇帝已經決定發兵入朝了!”
眾人聞言,反應各異。有些人麵露擔憂,畢竟那是大明的正規軍;有些人則躍躍欲試,想跟天兵碰一碰。
何健旺擺擺手,壓下了眾人的議論:“都聽好了!我們的目標,從來就不是真跟大明開戰!我們都是漢家人,肯定不能做這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他環視眾人,說出了真正的計劃:“我們的目的,從一開始,就隻是要把大明拖下水!現在,魚餌已經撒下,大魚也終於要咬鉤了!”
“等明軍一到,我們稍作抵抗,然後——”他做了一個潰敗的手勢,“一觸即潰!裝得像一點,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地逃!”
“我會帶著那個‘建文皇帝’,坐上咱們的船,做出逃往倭國的樣子!讓所有人都看清楚,我們是‘逃’回倭國老巢了!”
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如此一來,之前我們在福建、浙江冒充倭寇劫掠士紳、現在又勾結‘建文’侵占朝鮮、最後被天兵擊潰逃回倭國——這一條完整的‘證據鏈’就形成了!”
“到時候,朱老四就算心裡還有那麼一點點懷疑,麵對這‘鐵一般’的事實,麵對朝鮮這個爛攤子,麵對‘建文’逃往倭國的現實,再加上鄭和確認的倭國金銀礦...你們說,他還有什麼理由不對倭國動手?!”
眾人恍然大悟,雖然之前就有所懷疑,但是聽到仙師親口確認,還是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所有的謀劃,最終的落點!不是朝鮮,而是隔海相望的倭國!
“仙師高見!”眾人紛紛拜服,心中的疑慮儘去,隻剩下對下一步行動的期待。
“好了!”何健旺一拍手,“都去準備吧!把咱們‘戰無不勝’的架勢再擺足一點,把‘建文皇帝’給我伺候好了,到時候跑路的時候彆穿幫!讓咱們給朱老四,演好這最後一場大戲!”
就這樣,等到來年開春。
一支規模龐大、旌旗招展、軍容鼎盛的明朝大軍,在征虜大將軍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跨過江界,進入了朝鮮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