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破開渾濁的江浪,緩緩靠上龍江碼頭。
曆時一個多月的航行,何健旺一行人總算踏上了大明的土地,南京城巍峨的輪廓已在眼前。
江風帶著江南特有的濕潤氣息拂麵而來,卻吹不散王三刀、陳二蛋等人眉宇間的凝重。
越是接近這座帝國的權力中樞,他們心頭那份不安就越是清晰。雖說仙師神通廣大,但皇帝的心思誰能猜透?
此番說是召見封賞,可誰知道是不是鴻門宴?
他們這群人,在福建浙江是“倭寇”,在朝鮮是“倭寇”,在對馬島是“明軍”,身份變幻莫測,乾的都是捅破天的大事。
朱皇帝真要秋後算賬,他們這些人夠砍多少回頭?
何健旺回頭看了看這群患得患失的手下,輕笑一聲:“都繃著個臉乾嘛?咱們是功臣,是皇帝下旨召回來領賞的,都把腰杆給我挺直了!彆一副沒出息的樣子,丟老子的人!”
他的話仿佛有某種魔力,讓眾人忐忑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是啊,有仙師在,怕什麼?
船隊在指定的碼頭靠岸。
早已等候在此的禮部官員和錦衣衛緹騎上前接引,程序一絲不苟,客氣中帶著疏離和審視。
“何將軍,陛下有旨,請您即刻單獨入宮覲見。您的部下,需在城外劃定的營地駐紮等候,一應供給由朝廷撥付,不得隨意走動。”為首的宦官聲音尖細,語氣不容置疑。
何健旺點點頭,對王三刀等人吩咐道:“聽見了?帶弟兄們去營地,好生待著,等著享受榮華富貴吧。”
“仙師…”王三刀欲言又止,眼神裡滿是擔憂。
“放心。”何健旺拍了拍他的肩膀,遞過一個安心的眼神,隨即轉身,坦然地對那宦官道:“有勞公公帶路。”
在無數或好奇、或審視、或隱含敵意的目光注視下,何健旺登上了前往皇城的馬車。
車軲轆壓在南京城的青石板路上,一路穿過繁華的街市,直入那戒備森嚴的宮禁深處。
謹身殿內,氣氛莊重而壓抑。
上方禦座之上,一人身著龍袍,不怒自威,正是永樂大帝朱棣。
兩側,太子朱高熾、以及幾位重臣如夏元吉、金忠等赫然在列。
無數道目光,好奇、審視、警惕、探究,瞬間全都聚焦在何健旺身上。
這就是那個把東南沿海攪得天翻地覆、把朝鮮半島拖入戰火、甚至能“憑空”變出一支精銳、“奉旨”拿下對馬島的“倭寇”頭子?
眾人想象中的,即便不是青麵獠牙,也該是個桀驁不馴的梟雄模樣。
然而,殿中站立之人,雖衣著普通,年紀甚輕,但身姿挺拔,麵容算不上多麼俊朗卻自有股沉靜氣度,眼神清澈,麵對這天下間最有權勢的一群人,竟無半分怯場,隻是依著禮數,不卑不亢地行了個軍禮:
“何健旺,見過陛下。”
聲音平穩,不見波瀾。
這份鎮定,讓殿內眾人心中都是一驚。
此子,絕非尋常人物!
光是這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養氣功夫,就遠超許多朝堂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