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薑起初還聽得目眩神迷,深深為仙師的“才華”所折服,但聽著聽著,漸漸覺得有些不對勁...
仙師這作詩的風格...怎麼如此跳躍?一會兒瑰麗浪漫如楚辭,一會兒清新自然如民歌,一會兒又深情婉約如樂府...而且好些句子似乎意猶未儘,隻有殘句?
難道仙界詩文都是這般...不成體係、隨心所欲的嗎?
她心中雖有疑惑,但看著何健旺那努力賣弄、甚至額頭又微微冒汗的認真模樣,又覺得有趣極了。
這位仙師,真的和傳言中那種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完全不同呢...
他有點笨拙,有點緊張,甚至有點...可愛。
想到這裡,李孟薑臉上的紅暈未消,眼底卻漾開了真切的笑意。
她不再那麼緊張了,偶爾還會輕聲接一兩句話,詢問一下詩句的意境。
殿內氣氛正漸入佳境,何健旺搜腸刮肚地“創作”,李孟薑偶爾輕聲回應,眼波流轉間羞澀漸褪,好奇與欣賞漸生。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了清晰的腳步聲和宮女恭敬的問候聲。
是韋貴妃“處理完事務”回來了。
兩人像是被驚擾的鳥兒般,迅速拉開了些許距離。
李孟薑剛剛恢複常態的臉頰又飛起兩抹紅雲,連忙低下頭。
何健旺也趕緊收斂了那副“文抄公”的賣弄姿態,恢複了道貌岸然的仙師模樣,隻是眼神還忍不住往公主那邊瞟。
韋貴妃步入殿內,目光在女兒緋紅的臉頰和仙師那強作鎮定的臉上掃過,心中了然,嘴角噙著一絲滿意的微笑。
“讓仙師久等了。”韋貴妃語氣溫和,恰到好處地切入正題,“方才尚食局瑣事纏身。說起來,仙師此來是為暖閣之事,不知現在可否方便去瞧瞧那令人頭疼的煙道?”
這一聲提醒,將何健旺從風花雪月中拉回了現實——對啊,正事!自己是來搞技術支援的!差點忘了!
他立刻站起身,臉上露出專業和認真的表情:“自然方便,正事要緊。還請貴妃引路。”
他又忍不住飛快地看了一眼李孟薑,眼中帶著一絲不舍。
李孟薑也正好悄悄抬眼看他,兩人目光一觸即分,都有些不自然。
韋貴妃假裝沒看見這小動作,笑著對李孟薑道:“臨川,你也一同來吧。這宮中事務,你也該學著打理些了,正好聽聽仙師是如何處置這些難題的。”
這無疑是又給了兩人相處的機會,但理由冠冕堂皇,無可指摘。
李孟薑輕聲應了句“是”,便乖巧地跟在母親身後。
一行人來到正在施工的偏殿。
這裡顯然比清暉閣當初要麻煩些,幾名工匠正對著幾根粗大的殿柱和下方的石礎發愁,見到貴妃和仙師到來,連忙行禮。
“仙師請看,”為首的匠師指著殿柱與地麵交接處,“原設計的煙道需從此處繞過,但此殿柱礎深埋,若強行改道,恐傷及殿基;若抬高煙道,又恐影響取暖效果,且上方便是鬥拱,空間不足。”
何健旺收斂了所有雜念,蹲下身,仔細查看起來。
他用手比劃著煙道預定的走向,又敲了敲旁邊的地麵和柱礎,眉頭微微蹙起。
李孟薑站在稍遠一些的地方,安靜地看著。
隻見此時的仙師,臉上再無之前的緊張和笨拙,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專注和沉穩。
他手指劃過磚石,眼神銳利,不時提出幾個問題,都切中要害。
“此殿柱是否為後來加固所立?看礎石風化程度,似乎與周邊地磚略有差異?”何健旺忽然問道。
老匠師一愣,仔細看了看,恍然道:“仙師明鑒!確是後來高祖皇帝初登基時,因殿宇略有沉降,加固時所立!如此說來,其下地基或許並非與整個殿基完全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