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最後因為有孟薑在,玩的太瘋了,最後孩子們的功課也沒完成。
等到第二天,天光微亮,何健旺剛用完秋娘準備的早膳,一名立政殿的宮女便前來傳信,言道幾位小公主今日需先完成太傅和女官布置的課業,需晚些時候才能過來玩耍。
何健旺聞言隻好點頭,表示知曉。
如今兕子身體雖已大好,且有三字經,但其他學業亦不可荒廢,最近確實有些玩的太瘋了,皇後如此安排也是正理。
“既然小家夥們晚點才來,孟薑也不可能天天過來。”
他摸了摸下巴,心思活絡起來,
“正好,趁這個空檔,去明朝跑一趟。上次欠朱老四的那批火器人情,總得先給人家還上,免得那老小子心裡一直惦記,覺得我占他便宜。”
想到此處,他不再猶豫。
心念溝通戒指,定位坐標——永樂年間,大明京師,謹身殿附近。
嗡!
空間微瀾掠過,何健旺的身影自清暉閣內悄然消失。
大明,謹身殿偏殿。
朱棣正伏在案前,眉頭微鎖,思考著北伐和伐倭之後繁雜的政務,尤其是一下子大量的金銀和勞役湧入大明,他需要仔細考量。
突然,他似有所感,猛地抬起頭。
隻見殿中空曠處,空間開始波動,一道熟悉的身影由虛轉實,悄然凝立——正是去而複返的何健旺!
朱棣先是一驚,隨即眼中爆發出驚喜之色。
他立刻放下朱筆,霍然起身,繞過禦案,要躬身行禮:“仙師駕臨,俺...”
何健旺袖袍隨意一拂,一股柔和卻不容抗拒的仙力便托住了朱棣。
“行了,咱們之間就不用來這套了。”何健旺擺擺手,語氣熟稔,“上次找你借火器打吐蕃,承你慷慨,沒讓我空手而回。這人情,我記著呢。”
朱棣被仙力托住,順勢直起身,臉上堆起真誠的笑容:“仙師這是說的哪裡話!區區火器,能與仙師結緣,乃是大明之幸,俺之福氣,何來‘人情’一說?仙師太過見外了!”
他這話說得漂亮,心裡的小算盤卻打得劈啪響:欠著的人情才珍貴!一旦還清了,這位來曆莫測、神通廣大的仙師,萬一覺得兩不相欠,以後不來大明了怎麼辦?
那紅薯和土豆的目前可還沒消息呢!還有那“常來串門”的承諾,豈不是要落空?
何健旺如今豈能看不出他那點心思?
他嗤笑一聲,直接點破:
“得了吧,朱老四,跟我這兒還耍心眼?放心,人情歸人情,交情歸交情。我何健旺行事,講究個恩怨分明。說了會常來大明串門,就一定會來。我那幾百號老兄弟還在你這兒紮根呢,我能不回來看看?”
他隨即環視了一下這熟悉的宮殿,語氣帶著幾分隨意:“再說了,你們老朱家這兒,也挺有意思的。”
可他心裡卻想著,等以後怎麼把他的孝子賢孫的事情告訴他,看他麵紅耳赤的表情。
朱棣聽到何健旺親口承諾“常來”,又提及他那幫安置在京衛裡的老部下,心中一塊大石這才落地,臉上的笑容也自然了許多:“仙師重信守諾,光風霽月,是俺小人之心了。”
他搓了搓手,試探著問:“那不知仙師此次前來,是...”
何健旺看著朱棣那欲言又止、眼含期待又強自按捺的模樣,心中了然。
這位永樂大帝,雄才大略,一生功業赫赫,但內心深處,始終有個結,一個關於其皇位來源、關於那個人的心結。
“朱棣,”何健旺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奇異的魔力,“我知你心病何在。九五至尊,富有四海,然終有一事,如鯁在喉,夜半夢回,亦難真正安寧。”
朱棣身軀猛地一震,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眼神變得極其複雜,有震驚,有惶恐,還有一絲被說中心事的狼狽。
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發現自己喉嚨乾澀,發不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