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的火苗總是控製不好溫度?李小雅趴在圖書館的桌子上,麵前攤開一本《基礎元素控製入門》,小臉皺成了一團。
周三下午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多數孩子都在訓練館加練,圖書館裡隻有零星幾個人。
婷婷坐在她對麵,手裡拿著一本《災變前動植物圖鑒》看得入神。聽到好友的抱怨,她抬起頭:李老師不是說,要像呼吸一樣自然嗎?
說是這麼說啦...李小雅嘟著嘴,可我每次一用力,火苗就竄老高,上次差點把同桌的頭發燒著。
婷婷想了想,回憶起周澤指導她控製能量時說過的話。哥哥說過,力量不是逼出來的。你要先忘記它在,才能真的擁有它。
啊?什麼意思?李小雅困惑地眨眨眼。
就是...婷婷努力組織著語言,既要表達清楚,又不能暴露太多,就像你走路的時候,不會想著先抬哪隻腳,但它就是會自然地走。火苗也是你的一部分呀。
李小雅若有所思地點點點頭:好像有點道理...我試試看。
趁著好友閉目練習的功夫,婷婷繼續翻看圖鑒。
她特彆喜歡看那些色彩斑斕的蝴蝶和鳥兒,蝕窟裡可沒有這些生機勃勃的小生命。
她的目光突然被書架深處吸引。那裡有一排蒙塵的古舊書籍,書脊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但其中一本隱隱傳來微弱的能量波動。
她站起身,踮起腳想要去夠那本書。
需要幫忙嗎?一個溫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婷婷回頭,看見一個戴著厚厚眼鏡的男孩。
他個子比同齡人高些,穿著洗得發白的校服,胸前彆著圖書館助理的徽章。
我想看看那本書。婷婷指著書架高處。
男孩輕鬆地取下來,遞給她時推了推眼鏡:《燼土能量紋路初解》?你看這個?這是高年級的選修內容。
就是覺得有意思。婷婷接過書,封麵上積著厚厚的灰塵,顯然很久沒人碰過了。
我是林遠,五年級的。男孩自我介紹道,你是一年級的新生吧?很少見這個年紀的學生對理論書感興趣。
我叫周婷婷。她翻開書頁,泛黃的紙張上畫著各種複雜的紋路圖案。讓她驚訝的是,其中一些紋路的結構,竟然和周澤平時隨手勾勒的能量軌跡有幾分神似,雖然簡陋粗糙得多。
這本書是災變的時候留下的,據說記載了一些燼土修行者使用的能量運行方式。林遠熱心地解釋,不過現在都沒人研究了,大家都覺得實戰技巧更重要。
婷婷一頁頁翻看著,越看越入迷。
這些紋路雖然簡單,但其中蘊含的基本原理卻是相通的。她甚至能看出幾個明顯畫錯的地方——如果按照這個結構引導能量,不出三秒就會失控。
這裡畫錯了。她指著其中一個紋路,脫口而出。
錯了?林遠湊近看了看,不可能吧,這是經過專家認證的...
他的話戛然而止。因為婷婷已經拿起筆,在草稿紙上隨手畫出了正確的紋路。
那流暢的線條,精準的角度,仿佛已經練習過千百遍。
你...你怎麼知道?林遠震驚地看著她。
婷婷這才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急忙解釋:我、我猜的!感覺這樣畫更順眼...
就在這時,張浩和他的幾個跟班走進了圖書館。
看到婷婷和一個高年級學生在一起,他故意提高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