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時分,世界還沉浸在最深的夜色裡,連路燈的光暈都仿佛被凍得僵硬。詹曉陽又一次獨自走在熟悉的路上,嗬出的白氣瞬間凝成霜霧。
南春橋市場口,黃爸爸和陳舅舅的摩托車準時出現在熹微的晨光中,車頭燈刺破寒霧。
卸貨、搬貨,默契無聲。交接時,詹曉陽將裝有昨日貨款的信封遞給黃爸爸,同時特彆交代:“黃叔,今天上午要給汪老板的家私廠送一批獅頭鵝禮盒,大概十點鐘。您現在把貨送到我小屋一樓就行,我上午再給送過去。”
黃爸爸接過貨款,點點頭:“曉陽,你放心,誤不了事。”他將今天的送貨清單遞給詹曉陽,粗糙的手指因寒冷而有些僵硬。
摩托車的轟鳴聲在寂靜的清晨格外刺耳,也驚醒了小屋裡的劉小惠。她揉著眼睛走下樓時,正好看到詹曉陽和黃爸爸道彆。
“醒啦?正好,一起去吃早餐。”詹曉陽看到她,便自然地招呼道。
兩人沒走遠,就在小屋拐角處一家早點攤坐下,要了兩份熱騰騰的腸粉。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寒意逼人,熱乎乎的腸粉下肚,才感覺身體暖和了些。
吃完早餐,天色依舊晦暗。回到小屋二樓,劉小惠先是手腳麻利地把詹曉陽在外間睡的行軍床收拾整齊,鋪蓋疊得方方正正。
然後,她走到詹曉陽身邊,伸手輕輕推了推他,臉頰微紅,聲音帶著一絲撒嬌的意味:“好多天沒靠著你睡了……外間冷。”
詹曉陽看著她眼底淡淡的青黑和依賴的眼神,心裡一軟,無奈又寵溺地笑了笑。
他順從地被她推進了裡間臥室,重新換上乾淨的睡衣,鑽進了尚存餘溫的被窩。劉小惠也很快躺了進來,像隻尋求溫暖的小貓,立刻依偎進他懷裡,發出一聲滿足的歎息。
連續早起的疲憊和相互依偎的溫暖,讓他們很快便簇擁著沉沉睡去,補了一個踏實香甜的回籠覺。
再次醒來時,快十點了。窗外天色陰沉,烏雲低垂,一副山雨欲來的模樣,比平時同時刻昏暗許多。
詹曉陽輕輕起身,沒有吵醒還在熟睡的劉小惠。他洗漱完畢,對醒來的劉小惠安排道:“小惠,今天天不好,看樣子真要變天了。你等會兒叫上珊珊,一起去商場,給你們倆,還有我,都采購些禦寒的衣物,厚外套、棉鞋什麼的都要。我去給汪叔叔家私廠送鵝肉,中午回來咱們一起吃飯,然後下午去姑父養殖場,明天團拜會,下午得提前走一下流程。”
說完,他俯身在劉小惠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便轉身下樓。劉小惠摸著額頭,臉上泛起甜蜜的紅暈。
詹曉陽在樓下叫了一輛三輪車,從小屋一樓搬出黃爸爸早上送來的、包裝好的獅頭鵝禮盒,按照地址,朝著潮江大橋意溪鎮方向的家私廠出發。
十幾分鐘後,車子在一家規模不小的家私廠門口停下。詹曉陽請車夫幫忙,兩人提著沉重的鵝肉禮盒,走進了廠區辦公室。
“汪叔叔好!我給您送獅頭鵝來啦!”詹曉陽一進門便朗聲打招呼。
汪老板姑父的表弟)正在看文件,聞聲抬頭,臉上立刻堆滿熱情的笑容:“哎呀,阿弟!辛苦你了!這麼冷的天還專門跑一趟!快坐快坐,喝杯熱茶暖暖身子!”
喝了兩杯熱茶,寒暄幾句後,汪老板興致勃勃地帶著詹曉陽參觀他的家私廠。車間裡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忙碌,各種半成品的家具堆放在一旁。
汪老板很用心地介紹著生產流程、產品種類。詹曉陽邊看邊聽,偶爾插話問幾句關於產能、銷售渠道、原材料來源的問題,顯得很內行。
重新回到辦公室後,汪老板歎了口氣,語氣變得有些沉重,直言不諱地說:“阿弟,不瞞你說,我這廠子經營也有些年頭了。以前生意還好做,這兩年感覺遇到了瓶頸,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也越來越薄。你這阿弟眼光獨到,連賣鵝都能玩出這麼多花樣,能不能也給叔叔這廠子提提意見,指點下迷津?”
詹曉陽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又仔細詢問了汪老板與本地同行的關係,以及雙方木材等主要原材料的采購渠道和價格差異。
得到肯定的回答,確認大家原料來源相似、成本相差無幾後,他慢慢地喝著茶,陷入了短暫的思考。
首先,他還是將寒潮即將來襲的預警消息告訴了汪老板,並暗示這可能導致運輸困難。但汪老板聽後似乎並未立刻意識到這與他的家私生意有何關聯。
詹曉陽知道,需要更直接的提示。他放下茶杯,目光變得深邃,說道:“汪叔叔,您知道嗎?我聽說在一些極端天氣下,比如特大暴雨或者罕見的寒潮大雪,會導致交通中斷,木材這類大宗原材料運輸困難,價格會短期內急劇上漲。”他腦中浮現的是前世關於2008年雪災的報道,但他不能明說,隻能模糊引用,“如果有遠見的老板,能夠提前布局,在價格平穩時囤積一批優質木材,等到市場因為天氣原因缺貨漲價時,不僅可以保證自己工廠的生產,還可以將多餘的原料轉賣給急需的同行,這中間的利潤,可能比辛苦做家具來得更快更豐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番話,如同一道閃電,瞬間劈開了汪老板眼前的迷霧!他猛地坐直了身體,眼睛瞪得老大,呼吸都急促起來!原材料囤積居奇!這個思路完全跳出了他固有的經營框架,但卻充滿了誘惑力和可行性!潮汕地區雖然沒有一場過雪,可是原料不是產自潮汕,更多的原料來自緬甸。就算沒有極端天氣,如果能打通更便宜的原料渠道,或者利用信息差提前備貨,也絕對是條路子!
“妙啊!太妙了!阿弟,你這腦袋瓜子……”汪老板激動得不知該說什麼好。
詹曉陽微微一笑,繼續拋出更具體的建議:“汪叔叔,這是應對短期波動的思路。從長遠看,我覺得您的廠子可以朝兩個方向努力。第一,可以考慮做成‘前店後廠’的模式,就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開個大的展示廳,後麵連著工廠,主打‘廠價直銷’,去掉中間商,讓利給客戶,靠性價比和體驗吸引人。第二,要積極和市裡、甚至省裡的大型家居賣場合作,成為他們的供貨商,先把‘汪記’這個品牌立起來。甚至……”他頓了頓,說出一個更超前的概念,“可以嘗試推出‘全屋定製’服務,根據客戶家的戶型、風格,量身打造整套家具,雖然現在聽起來有點新,但肯定能吸引到追求品質和個性的高端客戶。”
“前店後廠……品牌……全屋定製……”汪老板喃喃地重複著這些新鮮詞彙,眼中閃爍著興奮和思考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