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在蜿蜒的山區公路上平穩行駛,詹曉陽從淺眠中醒來時,窗外已是熟悉的饒北山景。
連綿的丘陵,蒼翠的鬆林,一切都透著親切的鄉土氣息。
這個年代,私家車還遠未普及,路上車輛稀少,道路暢通無阻,與詹曉陽前世記憶中每逢年關必堵得水泄不通的景象截然不同,讓他不禁心生感慨。
“姑父,前麵開始就是盤山公路了,彎道多,有些地方比較急,您不熟悉路況的話可以開慢點。”詹曉陽探身向前,對專注開車的姑父提醒道。
姑父手握方向盤,神態輕鬆,笑道:“放心吧曉陽,你姑父我開車十幾年了,什麼路沒跑過?這點彎道不算啥!”話語間充滿了老司機的自信。
果然,姑父技術嫻熟,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得既穩又快。約莫半小時後,前方豁然開朗,一片廣闊的水麵映入眼簾,在午後的陽光下波光粼粼,如同灑落了一池碎金。
“淌溪水庫到了。”詹曉陽輕聲說,語氣裡帶著一絲回到故地的安然。他知道,車子在水庫儘頭轉彎後,會有一段長長的下坡路,等下了坡,離家就不遠了。
這時,他才注意到靠在自己肩頭的劉小惠不知何時已經醒了。她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依偎著他,頭依舊靠在他的肩膀上,目光望著窗外飛逝的風景,眼神有些複雜,似乎在出神。
詹曉陽輕輕拍了拍她放在腿上的手背,柔聲道:“惠兒,再過兩個鎮子,就到家了。”
劉小惠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反而將他的手握得更緊了些。她的心情確實五味雜陳。
離家數月,她對父母兄姐的思念早已滿溢,可謂歸心似箭;然而,一想到回到家,就意味著要和身邊這個給了她無儘安全感與溫暖的男孩分開,度過沒有他陪伴的十幾天春節,心裡便湧起強烈的不舍和一絲隱隱的恐慌。
她已經習慣了有他在身邊的日子,習慣了共同麵對一切,習慣了夜裡相擁而眠。沒有詹曉陽的春節,她不知道自己能否真正開心起來。
“姑父,”詹曉陽又對前座的姑父說,“大概還有二十分鐘就到我們鎮上了。我家在鎮子裡,咱們先送小惠回她家,她家在下麵的村裡。”
“好嘞,沒問題!”姑父爽快地應道。
車子很快駛入了熱鬨的鎮區。臨近年關,鎮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到處都是置辦年貨的人們。
各種攤販沿街擺開,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宣傳的喇叭聲聲不絕於耳,充滿了濃鬱的節日氣氛。道路也因此變得擁擠起來,姑父不得不頻繁地按喇叭,小心地避讓著行人和自行車。
“姑父,從這個路口拐進去就是我家那條街了,不過咱們先直走,送小惠。”詹曉陽指著前方一個路口說。
“嗯,好的。”姑父點點頭,全神貫注地駕駛著車輛,在熙攘的人流中緩慢穿行。
好不容易駛出喧鬨的集市,道路頓時通暢起來。越野車加速,沿著通往鄉下的公路前行。
十分鐘後,詹曉陽示意姑父減速:“姑父,慢點開,前麵就到小惠他們村了。”
遠遠地,就看到村口站著一行人,正翹首以盼。劉小惠也看到了他們,瞬間坐直了身子,臉上綻放出激動和喜悅的光彩,拚命地朝窗外揮手。車子緩緩停穩在村口的空地上。
就在車子停下的刹那,劉小惠突然飛快地轉過頭,在詹曉陽的臉頰上輕輕印下一個帶著溫熱和依戀的吻,然後不等他反應,便迅速打開車門,像隻歡快的小鳥,奔向等待她的人群。
“爸!媽!大姐!老哥!”她挨個叫著親人,聲音帶著哽咽,最後一頭撲進母親的懷裡,緊緊抱住,眼淚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
劉媽媽也紅了眼眶,輕拍著女兒的背,嘴裡念叨著:“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詹曉陽和姑父也下了車。詹曉陽走過去,禮貌地向劉小惠的家人問好:“叔叔,阿姨,大姐,大哥,我們回來了。”接著,他側身介紹姑父:“這位是汪老板,專程送我們回來的。他是我和小惠在潮城衛校同學汪楷的姑父。”
劉爸爸和劉媽媽一聽,連忙上前,熱情地握住姑父的手,用帶著濃重鄉音的普通話連聲道謝:“哎呀,汪老板,太感謝您了!這麼大老遠送兩個孩子回來,辛苦您了!快,家裡坐,家裡坐!”
由於村道狹窄,車子無法直接開到劉家門口。詹曉陽便回到車上,指引姑父把車開到離劉家最近、相對寬敞的路口停下。趁著這個間隙,劉家人才有機會仔細端詳離家數月的女兒妹妹。
劉媽媽拉著劉小惠的手,上下打量著,眼中充滿了驚愕和欣喜。
這還是幾個月前那個帶著稚氣、穿著樸素離家去讀衛校的小丫頭嗎?眼前的女兒,身姿挺拔,亭亭玉立,穿著時髦得體的羽絨服和長靴,臉上帶著自信的光彩,手腕上還戴著一塊精致的手表。
站在氣質沉穩的詹曉陽和一看就是城裡老板模樣的姑父身邊,竟沒有絲毫違和感,反而透出一種以前從未有過的從容和大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媽媽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女兒長大了,出息了!
詹曉陽開始和劉小惠的哥哥、姐姐一起,從車上往下搬運行李和那些堆積如山的禮物。東西實在太多了,各種包裝精美的禮盒、特產袋子,把後備箱和後座塞得滿滿當當。
詹曉陽看著劉家屋裡的空地,指揮著先把一部分容易搬運、當下可能用到的年貨搬進去,其他的大件和海鮮等,他打算明天自己再從家裡過來幫忙整理運送。
就在男人們忙碌地搬東西時,劉媽媽已經拉著劉小惠,熱情地將姑父請進了屋裡。
客家民居的堂屋收拾得乾淨整潔,雖然簡樸,卻充滿家的溫暖。
劉小惠趕緊用熱水瓶倒出熱水在盆裡,拿出一條嶄新的毛巾浸濕、擰乾,遞給姑父:“姑父,路上辛苦,快擦把臉,暖和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