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陪母親回娘家_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4章 陪母親回娘家(1 / 2)

正月初二,回娘家。

這似乎是刻在華夏民族血脈裡的傳統,無論南北,無論城鄉。

在詹曉陽的老家饒北山區,這一天的意義更是非同一般。對於出嫁的女兒來說,這是一年中為數不多的、可以理直氣壯帶著丈夫孩子“回門”的重要日子,是親情最直接的體現。

天剛蒙蒙亮,母親就起來了,心情顯然很好,臉上帶著一種期待和放鬆交織的光彩。

她利落地將早已準備好的三牲通常是雞、魚、豬肉)和各式象征吉利的果品柑橘、蘋果、糕點等)仔細裝進兩個大大的竹編籮筐裡。

準備這麼多物品,是大年初二,村裡還有個大習俗——開龍井。

按照祖輩傳下的規矩,從除夕夜封井祭拜井神開始,直到大年初二清晨之前,井口都是蓋著的,嚴禁任何人私自取水,以示對神靈的敬畏,也讓辛苦了一年的井“休息”兩天。

到了初二這天一早,喝這口井水的人們會聚集到公共的老水井邊,舉行一個簡單而鄭重的“開井”儀式。

母親提著祭品,詹曉陽和弟弟跟著,一家人來到屋後不遠處的老井邊。井台旁已經聚集了不少鄰居,大家都帶著香燭和簡單的供品。

一位村中長輩主持儀式,帶領大家祭拜井神,感謝過去一年的滋養,祈求新的一年井水豐沛、清甜甘洌。

儀式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由一位屬龍的年輕後生今年恰好是鄰居家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夥子),在眾人的注視和祝福下,莊重地掀開井蓋,奮力打起新年的第一桶清澈井水。

這第一桶“龍頭水”被視為吉祥之水,會由這位後生小心翼翼地分給在場的每一戶人家,每家隻需一小瓢,帶回家中倒入水缸或鍋裡,寓意將福氣和興旺引回家中。之後,大家才可以正常打水使用。

詹曉陽站在人群中,看著這充滿儀式感的一幕,心中感慨。

前世忙於奔波,他早已淡忘了家鄉這些細致而古老的習俗,甚至覺得有些繁瑣。

如今重生歸來,帶著對傳統和根源的重新審視,他才體會到這其中蘊含的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鄭重以及對社區鄰裡的凝聚之情。

母親接過那瓢“龍頭水”時,臉上虔誠而滿足的表情,讓他深深動容。

忙完開井儀式,回到家已快九點。一家人開始準備去舅舅家拜年。今年帶的禮物特彆多,除了常規的禮品,還有詹曉陽從潮城帶回來的那條碩大的海魚,格外醒目。東西太多,拿著走路不方便,詹曉陽便讓弟弟騎摩托車,先把大部分禮物,尤其是那條大魚,先行送到舅舅家。他和父母則慢慢步行過去,路程不遠,二十來分鐘就能到。

走在熟悉的鄉間小路上,母親的話比平時多了不少,不時指著路邊的田地、房屋,說著她小時候在這裡玩耍、勞動的趣事。

父親在一旁微笑著聽著,偶爾補充一兩句。詹曉陽靜靜地跟在後麵,感受著父母之間那種曆經歲月沉澱的默契和溫情。

他記得,重生前的那些年初二,自己總是心不在焉,甚至找借口溜號,很少像現在這樣,耐心地陪伴和傾聽。

如今,他格外珍惜這每一步路,每一句嘮叨,因為深知這一切的來之不易。

想到中午就能吃到舅舅做的拿手菜,詹曉陽的味蕾已經開始期待。舅舅炒得一手好菜,尤其是那道酸甜口的洋蔥炒豬大腸,和那盤軟糯彈牙的炒豬皮,是每年初二他們幾個外甥必搶的美味,是記憶中獨一無二的“舅舅家的味道”。

重生前的後來幾年,舅舅年紀大了,漸漸不下廚,那種味道便隻能停留在回憶裡了。

除了親舅舅,今天還會見到兩位堂舅——一位在鎮上開著小陶瓷廠,一位是跑長途的火車司機。他們都是母親娘家有出息的親戚,往年見麵,少不了要關心一下詹曉陽的學習,聊聊外麵的見聞。

今年,詹曉陽心裡琢磨著,或許可以跟他們聊聊,聽聽他們對市場的看法,為年後的計劃做些鋪墊。

一家三口走到舅舅家時,院子裡已經很是熱鬨。大姨一家比他們到得更早,幾個表兄表姐正在屋裡屋外幫忙張羅。

舅舅、舅媽看到他們,熱情地迎了出來。大家互相拜年,說著吉祥話,屋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弟弟早已將摩托車停在院角,那條顯眼的大海魚引起了陣陣驚歎。

詹曉陽趁大人們寒暄的間隙,跟父母說了一聲,便溜達到隔了幾戶人家的大舅家拜年。

大舅是家族裡的長輩,經營著生意,見識也廣。見到詹曉陽來,大舅很高興,拉著他坐下喝茶。

“曉陽,新年好!越長越精神了!”大舅遞過一杯熱茶。

“大舅新年好!祝您身體健康,生意興隆!”詹曉陽恭敬地接過。

閒聊了幾句家常後,大舅果然又問起了年前那批餐具的事:“曉陽,上次你急著要那600套餐具,說是急用,後來派上什麼用場了?沒耽誤你事吧?”

詹曉陽知道大舅是關心,這次便沒有過多隱瞞,老老實實地把他在潮城幫助同學家賣獅頭鵝,以及年關搞促銷“買鵝送餐具”的活動大致說了一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他巧妙地隱去了大部分驚人的收入和具體細節,隻強調這是利用假期進行的社會實踐,鍛煉為主,順便幫同學家解決了困難。


最新小说: NBA之雙修大帝 逆天改命:我的美女上司 我在都市拆因果 龍脈密碼:九州詭跡 繪骨師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繡春雪刃 玄黃問道 我的中醫生涯之路 刀都砍崩了,你說他是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