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要回來了。
詹曉陽和劉小惠早早地等在了橋頭,帶著期盼和些許急切。今天是兩位姐姐從老家返回潮城的日子。
遠遠地,一輛熟悉的小貨車駛來,緩緩停靠在路邊。駕駛室門打開,堂舅跳下車,笑著跟詹曉陽和劉小惠打招呼。緊接著,後排車門也打開了,大姐和霞姐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有些疲憊但更多是興奮地走了下來。
“大姐!霞姐!”劉小惠激動地迎上去,接過姐姐手中的行李。
“小弟,小惠,等久了吧?”大姐臉上帶著長途跋涉後的倦意,但眼神明亮,看到弟弟妹妹,笑容格外溫暖。
“沒多久,剛到一會兒。”詹曉陽笑著回應,也上前幫忙拿東西。他看到姐姐們腳上還穿著老家帶來的、略顯土氣的布鞋,心裡暗暗記下,回頭得讓她們換上店裡新款的波鞋。
大家把行李搬上早已叫好的三輪車,一行人直接前往大姐在城西租住的住處。
一路上,姐妹三人有說不完的話,主要是劉小惠和霞姐嘰嘰喳喳地問著老家的情況,小寶怎麼樣了,爸媽身體好不好,家裡新樓房蓋到哪一步了等等。
大姐耐心地回答著,車廂裡充滿了久彆重逢的歡聲笑語。
到了大姐租住的巷子口,大家下車,把行李搬進那間雖然簡陋但被姐妹倆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小屋。屋裡因為幾天沒人住,落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先簡單收拾一下,通通風。”大姐說著,就挽起袖子準備打掃。
詹曉陽連忙攔住:“大姐,霞姐,你們坐了一早上車,先歇會兒。收拾的事不著急。你們聊著,我出去買點早餐回來,咱們邊吃邊聊。”
說完,他不容分說地轉身出了門,快步走到巷口的早餐攤,買了四份熱乎乎的腸粉和幾杯現磨的豆漿。
回到小屋,姐妹三人已經簡單擦了桌椅,正坐著喝水。詹曉陽把早餐擺上小桌,招呼大家:“來,趁熱吃,邊吃邊說。”
四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簡單的早餐,氣氛溫馨。詹曉陽看大家吃得差不多了,便放下筷子,神情認真地看著大姐和霞姐,開始談正事:
“大姐,霞姐,你們回來得正好。南郊路的鞋店,明天開始幫忙到店裡布置,周六正式開業。”
聽到這話,大姐和霞姐都放下筷子,專注地聽著,眼神裡充滿了期待和一絲緊張。
詹曉陽繼續清晰地說道:“關於你們在鞋店工作的安排,我和姑父姑姑已經商量好了。大姐,你來做店長,負責店裡的全麵管理,包括每天的開門關門、貨品清點、銷售記錄、店員排班等等,責任最重。所以,你的基本工資定在每月500塊錢。”
她張了張嘴,想說什麼,詹曉陽抬手示意她聽完。
“除了基本工資,店鋪每個月賺到的純利潤,大姐你可以分到10。”詹曉陽接著說,然後轉向霞姐,“霞姐,你作為店員,主要負責接待顧客、銷售導購、貨品整理,基本工資是每月400塊,同時參與利潤分成,占5。”
這個安排讓霞姐也睜大了眼睛,又驚又喜。
詹曉陽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誠懇:“我知道,這個收入,可能比不上前陣子咱們搞雞蛋促銷時,趕上高峰期一天就能掙幾百塊那麼‘快’。但是,大姐,霞姐,你們要想,賣雞蛋是風吹日曬的辛苦活,而且不穩定,碰到下雨天或者市場檢查,就沒法出攤。開店雖然起步可能慢一點,但它是正經的、長久的生意,是在室內,風吹不著雨淋不著,而且隨著生意做穩做大,後麵的收入會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好。”
他看向大姐,目光深遠:“更重要的是,大姐,你想過一兩年後嗎?等小寶再大一點,到了上幼兒園、上小學的年紀,你肯定得回老家去照顧他、陪他讀書。到那個時候,如果你在潮城這邊已經把開鞋店的門道都摸熟了,有了經驗,我們完全可以把‘雙興’運動鞋店,開到咱們饒北老家縣城去!那樣,你既能照顧家庭和孩子,又能有自己的事業,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番話,像一道光,瞬間照亮了大姐的未來。她之前隻顧著眼前的辛苦掙錢,從未想過那麼長遠。
此刻聽到詹曉陽的規劃,她仿佛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充滿希望的前景。她的眼眶微微濕潤了,用力地點點頭,聲音有些哽咽:“小弟……你……你想得太周到了!姐……姐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霞姐也激動地拉著姐姐的手,對詹曉陽說:“曉陽,謝謝你!我們都聽你的安排!”
詹曉陽笑了笑,語氣輕鬆了些:“所以,眼下這幾個月,可能會辛苦點,收入也可能會有波動,但咱們眼光要放長遠。另外,為了保障你們的基本生活,除了店裡的工資和分成,我每個月會再單獨補貼你們姐妹倆500塊錢,算是我的心意,讓你們沒有後顧之憂。”
“這……這怎麼行!其實按你說的收入也不少了,不能再讓你破費了!”大姐連忙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姐,你就彆跟我客氣了。咱們是一家人,我的就是你們的。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店開好,以後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詹曉陽的語氣不容拒絕。
姐妹倆對視一眼,心中充滿了對這位“小弟”無限的感激和信賴。他不僅給了她們賺錢的機會,更是為她們謀劃了一個安穩、有奔頭的未來。
她們也聽出來,小弟把他當作她們的家人了。
吃完早餐,詹曉陽看看時間,對姐姐們說:“大姐,霞姐,你們上午就在屋裡好好休息,收拾一下。中午吃完飯,我過來接你們去店裡看看,熟悉一下環境,明天開始就要正式投入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