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項準備工作有序推進時,周五中午,林珊珊悄悄遞給詹曉陽一張紙條,是小姨托她帶來的。
紙條上寫著,新店招聘的店員和財務人員已經到位,讓詹曉陽放學後如果有空,最好能去一趟城南新店,跟新員工見個麵,熟悉一下。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放學的鈴聲響起,詹曉陽立刻收拾好書包,找到劉小惠,又叫上林珊珊,三人一起坐車前往城南的城新路。
到達新店時,店鋪的裝修已經基本完工,工人們正在做最後的清潔。小姨和小姨夫已經到了,店裡還站著三個陌生的年輕麵孔,兩女一男,看起來都挺精神。小姨看到他們,笑著迎了上來。
“曉陽,小惠,珊珊,你們來啦!”小姨熱情地招呼,然後轉向那三位年輕人,“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跟你們提過的,詹曉陽,也是我們鞋店的重要合夥人之一。這兩位是劉小惠、林珊珊,是曉陽的同學。”
那三位年輕人連忙恭敬地打招呼問好。
小姨接著向詹曉陽介紹:“曉陽,這三位就是我幫你物色的新員工。這位是王麗,”她指著一位看起來二十出頭、模樣清秀、戴著眼鏡、顯得很文靜的女孩說,“她中專學財會的,畢業後在親戚家的廠裡做過一段時間出納,做事細心,以後就負責兩家店的財務工作,平時在南郊路店辦公,忙時也在店裡幫忙照看。”
“曉陽好!”王麗微微鞠躬,聲音不大但很清晰。
“這位是李娟,”小姨又介紹另一位年紀稍輕、個子高挑、笑容爽朗的女孩,“她以前在商場賣過服裝,嘴皮子利索,也機靈,以後就在城南新店做銷售。”
“曉陽好!我一定好好乾!”李娟聲音響亮,充滿活力。
“這個是張海,”最後小姨指著那個身材結實、麵相憨厚的年輕小夥子,“他是我一個遠房侄子,人實在,有力氣,以後主要負責新店的搬運、理貨這些力氣活,也跟著學學銷售。”
“你好!”張海有些靦腆地撓撓頭。
詹曉陽目光掃過三人,從小姨的介紹和他們的精神麵貌看,應該都是踏實可靠的人。
他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對小姨說:“小姨,您找來的人,肯定沒錯!歡迎你們加入‘雙興’!以後大家就是一起做事的夥伴了,彆太拘束。”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認真了些:“五一新店開業,是我們打響城南市場的第一炮,非常關鍵。接下來幾天會非常忙,希望大家能儘快熟悉環境和商品,打起精神來,我們一起把開業活動做好!”
“是,曉陽哥!我們一定努力!”三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顯得很有乾勁。
詹曉陽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把帶來的三千份宣傳單交給小姨:“小姨,這是新店這邊用的宣傳單。從28號開始,連續三天,每天派發一千張。派發地點要選好,就在城新路附近新建的小區門口、學校周邊、還有菜市場入口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派發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多發給年輕人、帶孩子的家庭主婦,簡單介紹下我們的開業優惠活動。”
小姨接過宣傳單,利落地安排道:“行!王麗對這邊熟一點,到時她帶路。李娟、張海,你們倆主要負責派發。注意態度要好,耐心點。”
“知道了,小姨!”李娟和張海齊聲應道。
看著小姨安排得井井有條,詹曉陽心裡更加踏實。
他又和小姨簡單溝通了一下新店貨品陳列、開業當天人員分工等細節,小姨都給出了很專業的建議,兩人相談甚歡。
林珊珊在一旁安靜地聽著,看著詹曉陽和小姨熟練地討論著生意經,眼神裡流露出些許複雜的情愫,有羨慕,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
看看時間不早了,小姨夫還要送林珊珊回饒北老家,詹曉陽便提出告辭。
小姨把他們送到店外,叮囑道:“放心吧曉陽,這邊有我盯著,準保五一順順利利開業!你們路上小心。”
“辛苦小姨了!那我們走了。”
從新店出來,林珊珊跟著小姨夫的車回家了。詹曉陽和劉小惠沒有立刻坐車,而是選擇沿著城新路慢慢往南春橋方向走。
夕陽的餘暉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忙碌了一周,終於能這樣悠閒地並肩散步,兩人都感到很放鬆。
“老夥,小姨真能乾,事情安排得妥妥當當的。”劉小惠挽著詹曉陽的胳膊,輕聲說。
“嗯,有小姨在,確實省心不少。”詹曉陽點點頭,感受到一絲難得的愜意。
他們在路邊一家乾淨的小店隨意吃了頓簡單的快餐當作晚餐,然後拐了個彎,走進西湖公園,沿著湖邊漫步。
夜晚的西湖,涼風習習,燈光璀璨,有不少市民在散步、鍛煉。他們找了一處安靜的長椅坐下,看著湖光月色,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享受著忙碌間隙中難得的寧靜和二人世界。
直到晚上九點多,兩人才意猶未儘地離開西湖,返回他們南春橋頭的小屋。
推開小屋的門,熟悉的溫馨氣息撲麵而來。整整一周的分離,讓這個小小的空間充滿了令人懷念的味道。
洗漱完畢,換上舒適的睡衣,兩人相擁著倒在床上。這一周積累的思念,在這一刻徹底釋放。
沒有過多言語,隻有急促的呼吸、灼熱的體溫和緊密的擁抱。
指尖劃過肌膚,帶來陣陣戰栗;唇舌交纏,訴說著無聲的渴望,感受著要固守底線的特彆的浪漫。
這一晚的親密,帶著小彆重逢的急切和深入骨髓的眷戀,直到精疲力儘,兩人才相擁著沉沉睡去。
喜歡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請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