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士被噎了一下,臉色有些難看。
另一人立刻接話,攻擊性更強:“哼,瓦罐?怕是連瓦罐都不如。我輩讀聖賢書,明事理,知廉恥。豈是某些來曆不明、隻知逞口舌之利、行為乖張之人可比?聽聞劉辟先生昨日在曹校尉宴上,竟與宮中黃門爭執,如此不知進退,豈是君子所為?”
劉辟歎了口氣,表情變得“沉重”:“這位先生教訓的是。在下確實來自鄉野,不懂那麼多規矩。隻是覺得,有些話,看到了,聽到了,若因為怕得罪人就憋著不說,那跟明明看到路上有坑卻不敢提醒路人,眼睜睜看人掉下去,有何區彆?聖賢書裡,是教我們明哲保身,還是教我們‘君子喻於義’呢?”
他再次把問題拋回給對方,還引用了論語,占據道德高點。
【叮!引用經典,反駁對方“明哲保身”論,並自謙拉同情分,能量+20。當前能量:277100。】
又一人冷笑道:“巧言令色!那你且說說,如今黃巾雖平,天下未寧,盜匪四起,民生凋敝,該當如何?莫非靠你的‘口舌之利’去說降那些亂臣賊子?”
這個問題極其尖銳,直接考驗實際政略。
所有人都看著劉辟,等著他出醜。
劉辟不慌不忙,想了想,開口道:“這位先生問得好。在下以為,治國如烹小鮮,火候調料都要恰到好處。如今百姓為何從賊?無非是吃不上飯,活不下去。首要之事,自是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能活下去。此乃‘小火慢燉’,穩固根本。”
“而對於那些煽動叛亂、魚肉鄉裡的豪強惡賊,自然需以雷霆手段,堅決剿滅,絕不姑息!此乃‘大火爆炒’,去蕪存菁。”
“至於如何分辨誰是可憐百姓,誰是頑惡之徒?如何讓政令通達,讓救濟落到實處?這就需要各地官吏真正做到明察秋毫,心係百姓,而不是隻會誇誇其談,甚至上下其手,中飽私囊!這就需要朝廷真正能做到賞罰分明,選賢任能!而不是……”
他說到這裡,適時停住,露出一副“你懂的”表情。
【叮!提出“烹小鮮”理論,暗指治國需結合實際,並諷刺官吏腐敗、朝廷用人不明,能量+35!】
【當前能量:312100!能量突破300!獎勵被動技能【吐槽能量自動緩慢恢複】每小時恢複1點)。】
劉辟心中狂喜!終於有自動回藍了!
而他這一番話,看似樸實,卻直指核心,既有比喻,又有實際措施,最後還暗戳戳地抨擊了時弊,讓在場不少並非世家出身或有心做實事的官員文人暗自點頭。
就連曹操,也眼中精光連閃,微微頷首。
那幾個發難的名士,一時竟找不到話來反駁。難道能否認讓百姓吃飯重要?能否認要剿滅惡賊?能否認現在吏治有問題?
袁紹見場麵有些失控,輕輕咳嗽一聲,開口道:“劉辟先生所言,雖略顯粗淺,卻也不無道理。然治國安邦,非一日之功,亦非一蹴而就。需從長計議。”
他試圖把話題拉回空泛的“長遠”討論,挽回己方頹勢。
劉辟卻突然一拍大腿差點把桌子拍翻):“本初先生說得太對了!從長計議!就像種樹,得先鬆土、施肥、選好苗子,不能指望今天種下明天就結果子!但就怕有些人,樹還沒種呢,就先想著果子熟了怎麼分,甚至嫌樹長得慢,乾脆把苗子拔了看看根須發達不發達……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他這比喻極其刁鑽,直接把袁紹“從長計議”的話給扭曲成了“空想不做事”甚至“急於求成反而壞事”,還暗諷豪門世家爭奪利益。
【叮!扭曲對方觀點並加以諷刺,能量+25!】
【當前能量:337100!】
袁紹:“……”他臉皮抽動了一下,差點維持不住矜持的表情。這小子怎麼不按常理出牌?!
清談會場一片寂靜。眾人看著劉辟,眼神徹底變了。這哪裡是鄉下小子?這分明是個牙尖嘴利、思維刁鑽、還偏偏能扯出幾分道理的滾刀肉!
曹操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妙!妙極了!劉辟先生真是……真是總能給人驚喜!本初兄,今日這清談會,因劉辟先生而格外精彩啊!”
袁紹勉強笑了笑,臉色不太好看。
劉辟笑嘻嘻地拱手:“過獎過獎,曹校尉,本初先生,諸位先生,小子胡言亂語,大家聽聽就好,千萬彆當真,千萬彆當真哈!”
一場本以為能讓劉辟出儘洋相的清談會,最終卻讓他名聲大噪雖然毀譽參半)。“涿郡劉辟”能言善辯、語出驚人、甚至能在清談場上讓袁本初吃癟的消息,迅速在洛陽文人圈中傳開。
回客舍的路上,劉辟心情愉悅,能量爆棚,還多了個自動回藍的被動。
然而,剛到客舍門口,張肥就急匆匆地迎上來,低聲道:“賢弟,你可算回來了!剛才有個小孩塞給俺一封信,說是給你的!”
劉辟接過信,打開一看,上麵隻有一行字:
“唇舌之利,終難擋刀劍之鋒。洛陽非你久留之地,好自為之。”
沒有落款,但信紙角落,畫著一個極其細微的、扭曲的蛇形圖案。
幽影的警告,再次到來。
劉辟捏著信紙,看著繁華依舊的洛陽街道,眼神慢慢冷了下來。
想讓我滾蛋?沒那麼容易!
這洛陽的風雲,我劉辟,還真就攪定了!
喜歡我在三國靠吐槽稱霸請大家收藏:()我在三國靠吐槽稱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