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劉辟領了賞賜,在一名小宦官的引導下,懷揣著些許輕鬆與更多恍然,沿著來時路向宮外走去。百匹絹帛和十萬錢需到少府轄下官署辦理文書方能領取,但皇帝金口已開,此事便是板上釘釘。
劉備低聲道:“賢弟,方才真是險之又險。陛下心思……果然非常人所能揣度。”他回想靈帝關於法術和長生藥的問題,仍覺不可思議。
劉辟嘿嘿一笑,低語回應:“大哥,這叫藝術來源於生活……呃,不對,是荒誕來源於權力頂端。站得太高,缺氧,腦子容易……呃,思路清奇。”他及時刹住,沒把“瓦特”說出口。
【叮!吐槽漢靈帝思維跳脫,能量+5!】
【當前能量:944100!】
正當兩人小聲交談時,前方回廊轉角處,一陣略顯尖銳的笑聲傳來。隻見幾名身著華麗宦官服色的人正簇擁著一個氣度尤為不凡、麵白微胖的中年宦官走來。其服飾精美,甚至逾越常製,眼神中帶著一種久居上位、俯瞰眾生的漠然與精明。
引路的小宦官一見來人,頓時臉色一肅,慌忙躬身退到一旁,聲音都帶上了顫音:“叩見張常侍!”
劉備聞言,心中也是一凜。張讓!十常侍之首,權傾朝野,天子稱之為“父”的大宦官!他連忙也躬身行禮:“備,見過張常侍。”劉辟有樣學樣,心裡卻嘀咕:哦豁!終極大boss……之一?刷副本撞見守關的了?
張讓慢悠悠地“嗯”了一聲,目光在劉備身上掃過,略顯平淡,但落到劉辟身上時,卻微微停頓了一下,嘴角扯起一絲似笑非笑的弧度:“咱家方才聽聞,陛下跟前出了個妙人,言語風趣,竟將陛下逗得開懷大笑。想必……便是你了吧?”他這話,分明是對著劉辟說的。
劉辟心裡“咯噔”一下,暗道:這老太監消息忒靈通了!這才多大功夫?麵上卻擠出一個“憨厚”的笑容:“常侍大人過獎了。小子不過是鄉野鄙人,見識淺薄,說了些上不得台麵的蠢話,僥幸博陛下一笑,實在惶恐。”先自貶一手,降低對方戒心雖然可能沒什麼用)。
張讓輕輕笑了一聲,那笑聲像是羽毛刮過琉璃,讓人聽著不太舒服:“哦?蠢話?咱家倒覺得未必。能將撒豆成兵說成是撒炒豆子亂陣型,這想法……很是彆致啊。”他語氣平淡,聽不出是褒是貶。
旁邊一個尖嘴猴腮的宦官立刻湊趣道:“常侍,此等言語,豈不是將軍國大事視同兒戲?更暗諷陛下……呃……”他話沒說全,但挑撥之意昭然若揭。
劉備手心微微見汗。
劉辟卻仿佛沒聽出挑撥,反而順著話頭,一臉“恍然大悟”:“這位公公提醒的是!是小子思慮不周!光想著豆子能炒著吃,忘了還能煮著吃、磨成粉吃……呃,不對,是忘了軍陣嚴肅,不該如此比喻!小子該死!還是常侍大人和諸位公公常在陛下身邊,深知聖意,言語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既能娛陛下之聖心,又不失朝廷體統!小子還需多多學習!”
【叮!表麵認錯實則暗諷宦官隻會阿諛奉承,能量+12!】
【當前能量:956100!】
這一頂高帽戴得突如其來,還順帶把他們都拉到了“娛陛下”的同一戰線,讓那尖嘴宦官一時語塞。張讓眼睛微眯,打量劉辟的目光更深了些。
“倒是生了一張巧嘴。”張讓淡淡道,“劉縣令,你這位屬下,是何處尋來的?頗為機敏啊。”
劉備謹慎答道:“回常侍,此乃備之同鄉,性情率真,言語或有冒犯,絕無惡意。”
“率真?嗬嗬……”張讓輕笑兩聲,忽而話鋒一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威壓,“咱家聽聞,爾等入城之時,便在城門處語出驚人?還提及了盧子乾、公孫伯圭?如今又得陛下召見,賞賜頗豐……劉縣令,你這‘率真’的屬下,倒是很會為你揚名啊。”
這話裡的意味可就深了,隱隱有指責劉備縱容屬下借勢張揚、甚至結交邊將、邀買人心之嫌。
劉備臉色微變,正欲辯解,劉辟卻搶先一步,臉上堆滿“驚訝”和“無辜”:“常侍大人您可真是明察秋毫!連城門口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一清二楚!佩服佩服!不過您誤會了!那天不是我們想揚名,是那位守門的軍爺非要跟我們探討一下盧中郎將和公孫將軍的忠誠問題,小子我才不得不拿出薦書,請教一下盧中郎將算不算‘通賊’?這事兒鬨的,差點耽誤了入城時辰!您說,這洛陽城的守門規矩是不是特彆……嚴謹?”
【叮!舊事重提,反指守門軍官刁難並牽扯盧植,將問題拋回給張讓,能量+15!】
【當前能量:971100!】
張讓臉色微微一沉。城門守軍盤剝、刁難之事他豈會不知?其中不少利益最終也流入他們這些宦官手中。劉辟這話,看似回答,實則暗指他們管理不善,手下人胡作非為,甚至敢質疑盧植這等人物。
那尖嘴宦官厲聲道:“放肆!竟敢非議城防事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