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蔡邕府後的幾日,劉辟那張“吐槽詩”竟在洛陽文人圈中不脛而走。雖被不少恪守傳統的士人斥為“俚俗不堪”、“有辱斯文”,但其辛辣直白、切中時弊的風格,卻也引得一部分厭煩了無病呻吟、虛浮辭藻的年輕士子私下傳誦,甚至模仿其調調,創作些針砭時弊的“新體詩”。劉辟無意間,竟成了洛陽詩壇一股小小的“泥石流”。
這日,盧植再次派人送來請柬,卻是當朝大儒、位列九卿的楊彪在其府邸舉辦一場賞荷詩會,受邀者皆是洛陽有頭有臉的文士名流,蔡邕亦在列。盧植特意囑咐,可帶劉備與劉辟同往,見見世麵。
“楊彪?他兒子是不是叫楊修?那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哥們兒?”劉辟捏著請柬,眼睛放光,“詩會?那不是我的主場嗎?吐槽能量,準備收割!”
【叮!對曆史名人楊修產生關聯想象並期待詩會,能量+3!】
【當前能量:1936100!】
劉備卻有些猶豫:“楊公府上,皆是清流高士,賢弟你若再如蔡府那般……恐惹人非議。”
“大哥放心!”劉辟拍著胸脯,“這次我走高冷路線,不,是走‘內涵吐槽’路線!保證句句有典故,字字帶機鋒,讓他們挑不出毛病,還能憋出內傷!”
【叮!立下“內涵吐槽”的fag,能量+2!】
【當前能量:1938100!】
關羽淡淡道:“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賢弟若能以文會友,亦是美事。”張飛則嚷嚷:“俺就不去了,聽著那些之乎者也腦仁疼!”
於是,劉備帶著劉辟,與盧植、蔡邕一同前往楊府。楊彪府邸氣象又自不同,亭台樓閣,曲水流觴,極儘風雅。荷塘之畔,早已聚集了數十位文士,個個寬袍博帶,羽扇綸巾,談笑風生。見到盧植、蔡邕到來,眾人紛紛起身見禮,氣氛融洽。劉備作為盧植學生兼“知名宗親”,也得了不少關注。而劉辟這個“吐槽妙人”,更是吸引了許多或好奇、或審視、或不屑的目光。
詩會伊始,自然是慣例的飲酒賞荷,寒暄客套。隨後,便有人提議以“夏荷”為題,限韻賦詩,以助雅興。眾人紛紛叫好,各自沉吟起來。
很快,便有才思敏捷者率先吟誦,詞藻華麗,意境優美,引來一片讚譽。接著又有數人相繼獻詩,或詠荷之清姿,或讚荷之品格,或借荷抒懷,雖不乏佳句,但總體未脫傳統窠臼。
劉辟聽得昏昏欲睡,心裡吐槽:“怎麼全是這套路?荷花表示很忙,既要象征高潔,又要寄托相思,還得承擔你們的仕途感慨……能不能來點新意?”
【叮!吐槽詩會題材陳舊,能量+4!】
【當前能量:1942100!】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士子起身,他容貌俊雅,眼神中帶著幾分聰慧與傲氣,朗聲道:“晚輩弘農楊修,有一拙作,請諸位前輩斧正。”正是楊彪之子楊修。
隻見他踱步池邊,略一思索,便開口吟道:“荷綻清波映日紅,蜓立尖角自從容。汙泥不染真君子,暗香浮動滿庭中。莫道夏炎無冷趣,心靜自然涼意生。且看魚戲蓮葉下,猶勝朱門鬥侈風。”
詩成,滿座皆驚。此詩不僅描繪了荷塘景致,更由“心靜自然涼”引申出對“朱門鬥侈”的暗諷,立意頓時高了一層,且對仗工整,韻律和諧。
“好!德祖楊修字)此詩,情景交融,立意高遠,後生可畏!”楊彪撫須微笑,麵露得色。眾人也紛紛附和稱讚。
蔡邕對盧植低聲道:“楊德祖才思敏捷,確非常人。”
劉辟也點了點頭:“嗯,這小子是有兩把刷子,比前麵那些強點。就是最後那句‘猶勝朱門鬥侈風’,有點刻意,像是為了拔高而拔高,略顯刻意。”
【叮!客觀評價楊修詩作,指出其微妙不足,能量+5!】
【當前能量:1947100!】
楊修聽到眾人稱讚,尤其見蔡邕、盧植這等大儒也微微頷首,臉上傲色更濃,目光掃視全場,頗有幾分睥睨之意。最終,他的目光落在了正在偷偷剝蓮子的劉辟身上,嘴角微撇,忽然開口道:“久聞劉辟先生言語機鋒,彆具一格,日前那首‘洛陽城,真熱鬨’更是傳遍坊間。今日盛會,先生何不也賦詩一首,讓我等開開眼界?”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劉辟身上。有期待,有好奇,更多的則是等著看笑話的戲謔。誰都知道劉辟那“詩”上不得台麵,楊修此舉,分明是想讓劉辟在眾多名士麵前出醜。
劉備心中一緊,暗叫不好。盧植、蔡邕也微微皺眉。
劉辟卻不慌不忙地把蓮子扔進嘴裡,拍拍手站起來,笑嘻嘻地對楊修拱拱手:“楊公子有命,小子豈敢不從?隻是小子讀書少,不會那些文縐縐的調調,就會瞎說大實話。要是汙了諸位尊耳,還請多多包涵。”
楊修輕笑一聲,帶著幾分優越感:“無妨,但說無妨,我等皆願聞高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辟清了清嗓子,走到荷塘邊,看著滿塘荷花,又看了看在場這些衣冠楚楚的名士,忽然咧嘴一笑,開口吟道:
“大千世界荷花塘,啥樣泥鰍都往裡蹚。
有的花開紅豔豔,專等貴人誇漂亮。
有的藏在水底下,渾身是泥不聲張。
水麵上,蜻蜓蝴蝶爭著舞,
好像它們最風光。
誰知道,塘底下,王八螃蟹正掐架,
攪和得一池渾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