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程樹照例出門去建國路,張智博先找了來。
“我哥他們要把手頭那批書處理掉,你有沒有想要的,給你批發價。”
程樹說:“你表哥不做租書生意了?”
“他們要回廣府了,租書生意太費神。連錄像廳都盤出去了。”
程樹問:“做什麼生意?最近不是打擊投機倒把?他們還敢去?”
不光開錄像廳,梁傑他們還弄些“尖貨”賣。
不過自從年後,就沒敢出門,專心開錄像廳。
張智博說:“現在風聲鬆了,上麵也不是不讓做生意,打擊的是大規模倒買倒賣的。我哥他們那些,根本沒人管。隻要不是水貨就成。”
“水貨是什麼?”
“就是港城那邊來的,不上稅的,走私貨。我哥說他們想賣時裝和電子產品,具體到廣府再說。看不上錄像廳那點錢。”
程樹心裡一動。
跟著張智博到了錄像廳。
比剛開業還要似模似樣。
大門旁邊豎著“錄像廳”招牌,來來往往的人挺多,旁邊還有個老奶奶賣冰鎮汽水。
張智博走過去買了兩瓶。
老奶奶接過錢,從棉被包裹點木頭箱子裡拿出冰涼的汽水。
張智博遞給程樹一瓶,帶她走進店裡。
還是一樣的格局,四麵拉著布簾子。錄像機前擺著條凳,擠擠挨挨都是人,一張凳子上能坐三四個。
張智博跟售票阿姨打了個招呼,“張阿姨,我哥他們呢?”
“已經坐車走了。書都在裡,你自己挑吧。一本兩塊。你要的話一塊八。”
那些書丟在角落裡。
程樹看一眼錄像廳,一個人進門就要收五毛,這麼多人,一天不得幾百塊的賺?
難怪看不上租書生意。
不過……
程樹問道:“要是都拿多少錢?”
張智博驚訝看她。
張姐也抬起頭:“小姑娘,這有二百來本書了。要是都拿,給你算一塊五。”
程樹蹲地上數了數。
四個大紙箱,一共有二百三十八本書。
其中有一些是雜誌,剩下的都是小說。
程樹把雜誌拿出來翻了翻,也都是故事刊。
小說看名字,都是和《射雕》差不多的武俠小說。還有愛情小說和一些諜戰什麼的。
《一隻繡花鞋》火了以後,這種小說很多。
程樹在心裡算了算,低聲對張智博說:“租書生意也不錯啊,一天一毛錢,二百多租出去五十本,就有五塊。這些書三百多塊,暑假兩個月就回本了。”
張智博驚訝:“你是要做門生意?”
“我阿姨最近要開門店,我想在她店門口擺租書攤。晚上書就放店裡。”程樹解釋。
以後肯定要做燒雞,程永昌提議他們乾脆開家飯店。他聽工商局的學長說,最近鼓勵私人開店,營業執照比較好拿。飯店還能從供應站申請糧食,不需要到處找物資。
張智博驚訝程樹家裡的變化。之前他可記得程樹剛從農村來,才擺攤多久都開店了?
他托著下巴猶豫開口:“我能問家裡要一百塊……我去問問林紅軍。”
程樹也能拿出一百多塊。
做生意時候,李芸就說程樹貢獻多,利潤有她的三成。
隻是錢都在賬上,程樹還從來沒支取過。
她要取錢,李芸和程永昌應該也不會過問。
剩下兩百塊她都包了也行,拉來林紅軍入股,是因為這人太閒。
他的成績上個高中沒問題,也沒有追求名校,隻求個高中畢業證書,最近清閒得不行。
看見這麼多小說,一下就笑了。
“沒問題啊,我問我哥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