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瓶和臉盆都是緊俏貨,放在省城都受歡迎。
廠子自己跑,工資是不用付了,也不用中間商賺差價。
但程樹不看好這一模式。
就剛才那幾個售貨員,木頭木腦的,壓根就不知道招呼客人。
這些人跑去售賣,隻能浪費油錢。
袁海平連連點頭,“這幾個人算了,我再讓廠子換人來。就不信幾百人的廠找不出個機靈的。”
程樹又說:“第三種,是我拿一批貨,打著國營廠的名義去鄉下收活雞,以物易物。不過我不保證能換多少,到時候沒換掉的產品,我得試試。”
她要收活雞,用活雞換這些日用品更劃算。
下鄉人手裡有幾個錢,就算想買估計也買不起。
但用東西換就不一樣了。
程樹在鄉下的時候,這些以物易物的商販是最受歡迎的。
袁海平腦子轉得很快:“你幫忙訓練一批售貨員怎麼樣?讓他們跟著你出去跑幾趟,應該就可以自己跑了。”
每個廠出一個人,再給程樹二十塊錢的培訓費。
五六個場,也有一百多,不少了。
程樹點頭,有人幫忙,她自然樂意,更何況還有錢拿。反正到時候人就跟著她做,能學多少就看自己了。
嘴皮子這塊,真不是跟幾天就能變利索的。
已近中午,程樹去吃飯。
袁海平顧不上,一溜煙跑回辦公室。
梁秘書迎出來:“領導,廠長們都在會議室等著了,您什麼時候……”
“那剛好,我現在就去找他們。”袁海平停住腳步,對梁秘書說道:“去給暖瓶廠和臉盆廠打電話,看能調撥多少產品過來,越多越好。還有食品廠,要歡歡奶糖和橘子罐頭。”
這些都是縣城最受歡迎的緊俏貨。
梁秘書不明白要這些乾什麼,隻是點頭,說自己這就去打電話。
袁海平這才去了會議室。
會議室的廠長們也在閒聊。
發起地攤活動的牙刷廠何勇,被服裝廠的周廠長嘲諷不輕。
“咱地攤買了多少?這事鬨的,早知道讓職工們去支援一下,起碼能開個張。”
何勇笑笑:“真的嗎?那還多謝周廠長。咱服裝廠財大氣粗,算上家屬起碼能有一千來人了。一人一隻能買得起吧?也不用您讓職工親自去,我一會兒叫人給服裝廠送去……”
“瞧你說的,我也不能強迫職工買啊……”
說話間,袁海平走進會議室。
他顧不上廢話,對何勇說:“昨天地攤是你張羅的吧?幾個售貨員沒有一點經驗。我今天早上去看,連吆喝都不會,攤位本來就偏僻,不吆喝老百姓壓根不知道賣的是什麼?其他幾個廠,也要動起來。”
本來何勇落埋怨,周廠長挺高興的看戲。一說到其他廠,他就不樂意。
“縣長,咱國營廠不光要學個體戶擺攤,還要上街吆喝?吆喝就有生意了?”
“今早我請了燒雞廠的小老板幫忙吆喝,一個小時不到,肥皂和麵霜買完。牙刷牙膏毛巾,起碼賣出去一百多件吧。”
袁海平說。
周廠長沒了話。
何勇聽得一愣。他沒去市場看過,也不太清楚賣東西的門道,“那銷量不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