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點半。
吳瑾、蔡厲和王海波,準時出現在了津市遊泳中心的賽場。
“半決賽分組名單出來了!”
徐國藝手上拿著一份50米自男子的半決賽分組。
16個晉級的選手,分成了兩組。
8人一組,吳瑾這次跟蔡厲分在了第二組,沒有讓孫揚的心願落空。
而王海波則是跟賽前奪冠的大熱門,帝都本屆冠軍賽的三金王,陳左分在了一起。
周嘉威,這一次又跟吳瑾一組。
“兩組的實力其實都很均衡!”
“取前八,所以……不要管其他人,這次依舊要儘全力!”
徐國藝看著眼前的三個弟子。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第二組的競爭更加激烈。
第一組就陳左一個高手,而第二組……蔡厲、周嘉威和吳瑾小組賽都很強。
尤其周嘉威和吳瑾,就差了0.02秒。
半決賽吳瑾不一定有這麼好的運氣。
教練們看出了吳瑾的超絕天賦,可他們更多的,還是認為吳瑾第一場小組賽,是超狀態的一種發揮。
徐國藝其實也有這種擔憂。
因為他對這個弟子的成績,還是了解的。
平時他都沒遊出過這數據,偶爾來一次倒也正常,但來兩次,這就不正常了。
“吳瑾,什麼都不用想!”
“就跟小組賽一樣,衝出去就行!”
徐國藝在那說著,還不忘提醒了其他人兩句:“取前八怎麼遊應該不需要我多說了吧?不是小組第一就穩的!”
奧運、遊泳世錦賽上不是沒發生過半決賽一個組全部“陣亡”的案例。
第二組所有人比第一組遊的都快,那第一組的小組第一沒晉級這也很正常,更彆說小組第二。
很多運動員有收著遊的習慣。
也有可能是教練製定的戰術。
尤其是比如待會兒還有接力,那他隻要確保晉級就行。
但折戟的往往就是這一種。
未來好多的世界第一倒在了半決賽,其實還挺令人唏噓的;哪怕國內的幾個,例如秦海洋、潘展樂,都有過這種馬失前蹄。
收力當然很好,可以確保決賽、接力大爆,可保不濟有人做局,故意遊的慢。
他小組第一晉級了,你小組第二刷下去了。
而另一個小組,前七名全部進決。
帝都這次也有兩個選手進入決賽,陳左是完全有可能“做局”的,因為他有這個實力。
王海波真跟著他節奏遊,說不定會被帶到溝裡。
徐國藝就是這個意思。
“是!”
三個人齊聲喊著,徐國藝也沒廢話。
上午開心了小半天,這輪到下午的比賽,他也完全收起了心思。
成績是成績,現在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接下來最重要的,還是半決賽和決賽。
“123,加油加油加油!”
吳瑾三人再次疊掌喊了聲,而後走進了選手通道。
因為吳瑾和蔡厲是第二組上場的緣故,所以他們可以待在選手臨時休息區,做一些熱身和拉升,等待第二小組上場的通知。
王海波當然和陳左等第一小組的成員,走了出去。
10分鐘都沒到,第一小組已經比完。
陳左果然沒出全力,遊了個23秒15,這成績基本確保了晉級。
之所以這麼做,一是做局,二就是5點就會進行決賽,隻有2個小時不到的時間;還得進行賽檢各種,所以沒多少休息和恢複的時間。
想要衝擊冠軍的選手,肯定要半決賽稍微收收力,確保決賽。
這一般是冠軍選手才有的策略。
而徐國藝讓吳瑾三個人全力衝刺,是因為他們其實並不具備坐穩冠軍的能力,必須確保每一槍都全力以赴。
就像未來的蘇神半決賽能跑出他人生的最高光一樣。
對於他來說,其實半決就相當於決賽了。
現在吳瑾三個人就是這種。
哪怕吳瑾小組賽遊出了預賽第一,也不一定說半決賽就能晉級。
奧運會預賽第一半決賽沒晉級的多了。
蔡厲預賽第五,其實也不穩當。
嘟!
【請男子50米自由泳參加複賽第二小組的選手,上場準備!】
耳邊的廣播音響起,幾個原本在那原地跳躍的選手,頓時依次按照泳道的道次,排隊上場。
吳瑾因為預賽第一,所以分到了一個很好的泳道。
第四泳道!
它跟第五泳道,被譽為“冠軍泳道”;一般奪冠的道次,都在這兩個泳道誕生,當然也有例外,隻是統計學上這兩個泳道的冠軍最多。
這也不是玄學,是有科學依據的。
你比賽再公平,但泳池裡的賽道,沒法做到絕對公正。
中間泳道眾所周知視野更好,可以看到對手,浪花相較於兩邊也更平穩。
而邊道,除了視野之外,還可能因為旁邊泳道的對手,激起的浪影響劃水;同時由於離岸邊近,自己激起的浪也能碰到池壁反彈回來,對泳姿的影響更大。
所以第一和第八泳道,也被譽為魔鬼邊道!
就跟田徑第九道一樣。
奪冠都比其他道次要難,可以用“奇跡”來形容。
不過在遊泳比賽之中,第一和第八泳道不是最邊,最邊是零號和第九泳道,這個決賽是沒有的,隻有預賽的時候,選手抽簽倒黴會選到最邊的兩個。
決賽8個泳道,0和9不啟用。
但預選賽,卻有10個,以09命名,沒有第十泳道一說。
“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