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老油條,在那第一個回著。
“吳瑾你和小蔡,剛剛半決賽應該抽力了!”
從兩個人最終的成績徐國藝就看得出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誰讓兩個人之前沒有絕對進決賽的把握,人家第一名的選手,可以控分。
“陳左以逸待勞,目標肯定是那個冠軍!”
“這場地,對他來說也算是半個主場!”
“之前這小子已經拿了三塊金牌,還破了1個全國紀錄,1個亞洲紀錄,狀態神勇,帝都還有2個奪金點,這個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要都被他們拿下,浙省就排到第四了!”
“……”
徐國藝顯然沒把剛剛趙歌的話放在心上,對於他一個省隊的教練來說,目前的金牌是重中之重。
沒有誰不會在乎那個冠軍,趙歌他是國家隊主教練,當然可以不在乎,以隊員們的健康考慮;而省隊教練,讓弟子拿牌就是他們的目標。
萬一浙省連前三都沒進,整個遊泳隊都將臉上無光。
你可以說教練唯金牌論,太過勢利;但國家考核一個地方的功績,金牌的含金量,也是遠遠大於銀牌和銅牌的。
這在全世界,都是這樣的默認準則。
歐美金牌也同樣必爭,這是體育這項賽事舉辦的意義。
什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其實都是冠冕堂皇的屁話,金牌才是真實。
話糙理不糙。
“決賽的道次已經出來!”
“第一當然是安排最好的第四泳道位置,第二是第五泳道!”
“陳左半決賽排名第四,在六道!”
徐國藝拿了個沙盤,在跟三個弟子分析著一會兒的比賽情況。
遊泳比賽決賽的泳道安排,曆來都是遵循的國際泳聯FINA製定的規則,也就是主要基於選手的預賽或半決賽成績進行編排,以確保公平性和競技性。
成績優先,中間泳道優先!
冠軍泳道第4、5道為最優位置,次優成績的選手,則是依次交替安排在左右兩側泳道。
這種“中心優勢遞減”原則,又稱為“蟒蛇式排道法”。
旨在減少中間泳道選手受到的水流乾擾,同時讓成績更優的選手占據更有利的賽道,仿佛半決賽類似陳左這樣的消極比賽選手。
他之所以敢這麼乾,還是因為主場優勢,泳道在他看來,影響沒有體力儲備更加重要。
“吳瑾!”
徐國藝著重的看了眼一旁的吳瑾,吳瑾抬起頭:“嗯,教練我聽著呢!”
“你拿到了世標,冠軍也可以衝擊下,狀態感覺如何?”
“還行,感覺可以試一試!”
“那就行!”
徐國藝滿意的看著這個天才弟子,笑了笑道:“遊泳世錦賽的預賽道次,是按照你遞交世標的成績而定,知道這個規則麼?”
吳瑾還真不知道。
“就跟決賽這個分道次一樣!”
“預賽分組根據報名成績排序,成績最慢的選手優先安排在較早的組彆,而且……最差的都在邊道!”
也就是第0和第九。
相當具有劣勢。
“能衝,就衝一把!”
“我們沒有跟陳左隔壁道次的隊員,不然倒是可以給他乾擾下!”
“海波你老隊員,犯規一次,影響陳左的狀態!”
這叫犯規戰術。
老隊員得起到所謂的帶頭奉獻作用!
吳瑾03年左右的遊泳比賽,還真的不太了解,因為11年之後,好像就修改了很多規則。
至少,什麼犯規戰術肯定是沒有的。
不像現在,比賽前還製定了這麼多針對選手的方案。
王海波關鍵還一臉不在乎的樣子:“好的,交給我!”
很多的運動員確實心甘情願的甘當綠葉。
主要他已經拿了一塊金牌,這項目也沒想著再拿一塊,確實跟頂尖選手有差距。
“行吧,小蔡,吳瑾,還有海波,你們待會兒好好發揮!”
“就看這一槍了!”
“想想你們這一個月來的刻苦訓練,付出的汗水……”
“你們的父母……”
“……”
徐國藝在那用老一套的話術瘋狂PUA,吳瑾臉上是聽得“熱血澎湃”,下意識的就把中級的加速,升級到了lv2!
又是增加了2秒鐘的加持。
整整可以加速14秒!
“這一次,好好再衝擊一波極限!”
因為王海波第一輪會犯規,那第二輪重賽再犯就會被驅逐,所以第二輪原則上,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技能。
也就是說,這一次決賽,吳瑾可以入水後就直接激活。
加速技能最大化!
肯定比半決賽出水的速度快得多。
“陳左,我來啦!”
吳瑾抿了抿嘴。
這個未來的國家隊隊長,也是前世這一次冠軍賽50米自的冠軍。
吳瑾,很想試試這個項目現在亞洲第一人的強度!
前世這次比賽他奪冠的成績吳瑾不太清楚,但應該沒超過23秒;2010年之前,超過這數字的選手真的不多。
陳祚已經算是第一人了,要到2012年以後,華夏遊泳的整體水平上來後,各地區50米自的好手,尤其是年輕小將們,會瘋狂的刷新國內乃至亞洲的50米自紀錄。
直接把成績刷到了跟世界頂尖齊平的地步!
2016年後,國內的泳壇確實瘋狂,以往幾年都難以破掉的各種紀錄,每隔幾個月就會被破一次。
甚至,包括幾個大項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