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河流,裹挾著生活的碎片,平靜而堅定地向前流淌。洛梨歸家已近一月,那段沉浸於《她的島嶼》的深海記憶,如同被潮水送上岸的貝殼,雖然依舊帶著海洋的印記與故事,卻已不再是包裹著她的全部。在紀靳修沉默卻堅實的守護下,在孩子們純真依賴的擁抱中,在家這片最溫暖乾燥的沙灘上,那些潮濕陰冷的情感,終於被妥帖地晾曬、風乾,收納進她生命閱曆的寶箱之中。
她並沒有急於投入新的工作,蘇珊遞來的幾個本子都被她以“需要休整”為由暫時擱置。她享受著這種久違的、全然屬於家庭和自己的鬆弛感。每天清晨,在紀靳修和孩子們都還未醒時,她會獨自一人在花園裡慢跑,感受著晨露與草木的清新氣息,重新喚醒對身體和自然的感知。白天,她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陪伴孩子們,不僅僅是照顧起居,更是真正地“參與”他們的成長——和等等一起研究他那些奇形怪狀的樂高創作,聽他天馬行空地講述幼兒園的“江湖恩怨”;陪念曦練字畫畫,不再僅僅是從旁指導,而是會拿起畫筆,和女兒一起塗抹天空的顏色,討論哪一片雲朵更像。
她甚至重拾了許久未碰的烘焙,在張姨慈祥而無奈的注視下,將廚房偶爾變成“創意工坊”,雖然成品時好時壞,但過程本身充滿了煙火氣的樂趣。當她把那些外形或許不夠完美、卻充滿愛意的點心端上餐桌,看到等等狼吞虎咽、念曦小口品嘗卻眉眼彎彎的樣子,看到紀靳修麵不改色地吃掉她不小心烤得過焦的餅乾時,內心的滿足感,絲毫不亞於站在領獎台上接受掌聲。
這種近乎“隱居”的生活,並未讓她感到空虛,反而像一場精神的療愈和能量的蓄積。她感覺自己那顆因過度投入角色而有些疲憊和敏感的心,正在被這些平凡瑣碎卻真實溫暖的日常,一點點滋養、修複,變得愈發柔韌而強大。
而紀靳修,似乎也完全適應並享受著他所調整的“新節奏”。他依然掌控著紀氏這艘商業巨輪的方向,但不再事必躬親,將更多執行層麵的風浪交給值得信賴的舵手。他出現在集團頂層辦公室的時間變得更有彈性,而準時出現在幼兒園門口、周末陪著等等在球場揮灑汗水、或者安靜地坐在念曦琴房一角的頻率,則顯著提高。
他甚至開始涉足一些以往絕不會出現在他日程表上的活動。比如,在一個周六的下午,他陪著洛梨和孩子們,一起去參加了社區組織的親子環保活動,在公園裡撿拾垃圾。他穿著昂貴的休閒服,戴著洛梨強行給他套上的誌願者小紅帽,麵無表情地拿著夾子,動作卻一絲不苟,那副嚴謹認真的樣子,仿佛不是在撿垃圾,而是在進行一項精密的商業談判,惹得洛梨在一旁忍俊不禁。
等等對此興奮異常,覺得和爸爸一起“拯救地球”是件超酷的事情,乾勁十足。念曦則安靜地跟在媽媽身邊,小心地將撿到的煙頭和紙屑放進垃圾袋裡,偶爾抬頭看看爸爸那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卻又異常專注的側影,眼中帶著一絲新奇的笑意。
活動結束,一家四口走在夕陽映照的回家路上,等等嘰嘰喳喳地說著今天的“戰績”,念曦牽著媽媽的手,小臉上帶著運動後的紅暈。紀靳修走在洛梨身邊,沉默著,卻伸手自然地將她肩上那個裝著水的略顯沉重的背包接了過去,挎在自己肩上。
洛梨側頭看著他被夕陽勾勒出金邊的冷硬輪廓,看著他肩上的誌願者帽子和那個與他氣質極不相符的卡通圖案背包,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暖流。這個男人,正在用他獨有的、笨拙卻真誠的方式,努力地將自己嵌入她和孩子們生活的每一個縫隙,將“紀靳修”這個名字,從商業版圖的神壇上,一步步拉回到充斥著煙火氣、偶爾還有點幼稚可笑的家庭土壤裡,生根發芽。
這天晚上,孩子們睡下後,洛梨和紀靳修並肩坐在書房的沙發上,各自看著書,空氣中流淌著靜謐而溫馨的氣息。洛梨放下手中的一本遊記,忽然開口道:“靳修,我有個想法。”
紀靳修從一份財經報告中抬起頭,看向她,示意她繼續。
“我在家休息的這段時間,想了很多。”洛梨的目光有些悠遠,“關於表演,關於未來。我不想再像以前那樣,被動的等待好劇本,或者為了維持曝光度去接一些食之無味的工作。我想……自己做點事情。”
紀靳修合上報告,身體微微後靠,擺出了認真傾聽的姿態:“比如?”
“我想成立一個工作室。”洛梨的眼神變得清晰而堅定,“不隻是一個掛名的空殼,而是一個真正能自主開發項目、聚焦女性題材、挖掘有深度、有社會意義的作品的工作室。就像《她的島嶼》這樣的故事,市場上太少了。我想利用這些年的積累和人脈,去發現、去扶持這樣的創作,甚至……自己嘗試參與製作。”
這個想法在她心中醞釀已久。經曆了《她的島嶼》的洗禮,她不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被選擇的演員,她渴望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去主動創造和傳遞她所認同的價值。這不僅僅是事業上的進階,更是她作為成熟女性、作為擁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內心生發出的一種責任感和表達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紀靳修安靜地聽著,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仿佛早已料到她會走上這一步。他沉吟片刻,問道:“有具體的規劃嗎?”
“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洛梨拿起旁邊的平板電腦,調出她這些天整理的筆記,“前期可能規模不會太大,先從劇本孵化開始,聯合幾個誌同道合的編劇和導演,也可以關注一些新人。資金方麵,我可以用我自己的……”
“資金不是問題。”紀靳修打斷她,語氣平淡卻不容置疑,“紀氏旗下有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我可以讓陳默對接,給你最專業的財務和法律支持。”
他的支持來得如此迅速和直接,甚至主動提供了她尚未開口求助的資源。洛梨心中感動,卻搖了搖頭:“不,靳修。這一次,我想先靠我自己。我想看看,拋開‘紀太太’這個身份的光環和便利,我洛梨自己能走到哪一步。”她的眼神清澈而倔強,“如果以後工作室真的發展起來,需要更大的資本運作,我們再談合作,好嗎?”
紀靳修看著她眼中那份熟悉的、屬於她自己的光芒,那是獨立、自信、渴望證明自我的光芒。他沒有堅持,隻是微微頷首:“可以。需要任何幫助,隨時開口。”
他知道,她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更是一個完全由她自己主導、證明自身價值的過程。他尊重她的選擇,也相信她的能力。
“謝謝。”洛梨看著他,眼中充滿了感激與愛意。她知道,他的放手與信任,本身就是最強大的支持。
“不過,”紀靳修話鋒一轉,目光落在平板的屏幕上,手指點了點她列出的一些潛在項目方向,“這個關注留守兒童心理的選題,還有這個探討都市女性中年危機的項目,可以考慮和紀氏慈善基金會聯動,從公益角度切入,或許能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和政策支持。”
他沒有乾涉她的創作自主權,而是從另一個維度,提供了更具建設性和戰略眼光的建議。這恰恰是洛梨目前最需要的——一個擁有龐大資源和視野的夥伴,而非一個事無巨細的管理者。
洛梨的眼睛瞬間亮了:“對!這個角度太好了!我怎麼沒想到!”她興奮地拿起筆,開始在本子上飛快地記錄起來。
書房裡,燈光溫暖。他們不再是單純的夫妻,更像是即將開啟一段新事業的盟友。他提供著堅實的後方保障與戰略視野,她則憑借著對內容的敏感與執著,勇敢地開拓前方。彼此獨立,又彼此成就。
幾天後,洛梨的工作室悄然注冊成立,命名為“島嶼文化”。沒有盛大的發布會,沒有通稿宣傳,隻是在蘇珊的協助下,開始了低調而紮實的籌備工作。她聯係了之前合作愉快、理念相投的編劇和導演,也開始留意市場上那些有潛力但可能不被主流看好的劇本和創作人。
與此同時,紀靳修那邊,也迎來了一個關乎未來的重要節點。等等即將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階段。按照慣例,紀家這樣的家族,對於繼承人的教育路徑早有規劃,通常會是頂尖的私立貴族學校,一路直升,為未來接手家業打下堅實基礎。
紀老夫人甚至親自打來了電話,過問此事,話語中透露出對曾孫就讀家族傳統合作校區的期望。
然而,在一次家庭會議上,紀靳修卻提出了一個出乎洛梨和孩子們意料的方案。
他拿出幾所學校的詳細資料,放在桌上,其中既包括那所紀老夫人屬意的、以嚴格管理和精英教育著稱的百年名校,也包括之前洛梨看中的那所注重創造力和個性發展的私立學校,甚至還有一所教育理念非常前沿、強調社會實踐和全球視野的創新學校。
“等等,”紀靳修的目光看向兒子,語氣是罕見的、帶著平等商議意味的嚴肅,“你很快就要上小學了。這是你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這裡有幾所不同風格的學校,爸爸和媽媽幫你做了一些了解,但最終去哪裡,我們想聽聽你自己的想法。”
等等被爸爸這突如其來的鄭重搞得有點懵,他眨巴著大眼睛,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
洛梨也驚訝地看著紀靳修,她沒想到他會用這種方式來處理擇校問題。這完全打破了她對豪門家族教育模式的認知。
紀靳修沒有解釋,隻是將幾所學校的宣傳冊推到等等麵前,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向他描述了每所學校最大的特點——比如a校有很多規矩,但能學到很厲害的知識;b校可以玩很多好玩的東西,鼓勵奇思妙想;c校會有很多出去看世界的機會。
他沒有評判孰優孰劣,隻是陳述事實。
等等歪著腦袋,聽得似懂非懂,小手指在幾本宣傳冊上點來點去,最後,落在了那所創新學校的冊子上,那上麵有孩子們在森林裡探索、在實驗室做奇怪實驗的照片。“爸爸,這個學校……可以去外麵玩嗎?可以挖泥巴嗎?”
紀靳修看著兒子發亮的眼睛,點了點頭:“可以。他們有很多戶外課程和實踐基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我要去這個!”等等大聲宣布,理由簡單而純粹。
紀靳修又將目光轉向一直安靜旁聽的念曦:“念曦,你覺得呢?”
念曦看了看哥哥選的那本畫冊,又看了看其他兩本,小聲說:“哥哥喜歡的……就好。”
紀靳修和洛梨對視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了然與一絲複雜的欣慰。他們尊重了等等的選擇,儘管那所學校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最優選”,但它可能更適合等等自由奔放的天性。
事後,洛梨問紀靳修:“你真的決定讓等等去那所創新學校?媽那邊……”
“紀家的未來,不應該被固定的模子框住。”紀靳修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破舊立新的決斷,“等等有等等的路。他能快樂、健康、按照自己的天性成長,成為一個正直、有擔當的人,遠比循規蹈矩地成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更重要。至於母親那裡,我會去溝通。”
洛梨看著他堅定冷硬的側臉,心中充滿了震撼與感動。他不僅在調整自己和家庭的關係,更在試圖打破某些固有的家族傳統,為孩子們的未來,爭取更廣闊、更自由的可能性。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魄力。
新的序章,在這個平靜的夜晚,被悄然掀開。洛梨開啟了屬於她自己的事業航程,紀靳修則在為家族的未來描繪著不一樣的藍圖。他們如同兩棵並肩而立的大樹,根係在家庭的土壤中緊緊纏繞,枝葉卻向著各自選擇的天空,自由而蓬勃地伸展。
前路或許仍有風雨,但擁有了獨立靈魂與共同方向的他們,必將攜手走過更漫長的歲月,見證彼此生命中,更多未知的輝煌與風景。
喜歡星光陷落:紀先生的專屬小作精請大家收藏:()星光陷落:紀先生的專屬小作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