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晏的報館迎來周年慶。他彆出心裁地辦了滬上首屆新聞攝影展,首張照片就是沈知意教女工識字的場景。
“這張叫《希望》。”他對著來賓介紹,“沈小姐說,教育是打破階層的最好武器。”
徐硯深以警備司令身份剪彩,卻故意站到照片旁:“我覺得該叫《明珠》,滬上最亮的明珠。”
來賓們竊笑。沈知意紅著臉踩他腳尖,他卻趁機握住她的手。
展覽最深處有組特殊照片:徐母生前資助的學校、杜老爺子創辦的夜校、沈家機器廠的幼兒園。最後是張三人合影——徐硯深與杜清晏一左一右站在沈知意身後,背景是霞飛路的梧桐樹。
照片下標著:《守護》。
夜深布展時,杜清晏獨自在那張合影前站了很久。直到徐硯深找來,遞給他杯熱茶:“拍得很好。”
“下次該拍張正式的。”杜清晏突然道,“你們倆的訂婚照。”
徐硯深沉默片刻:“你知道的,她心裡...”
“我知道。”杜清晏推推眼鏡,“所以更該拍。總要有人先邁出這一步。”
窗外掠過夜鳥的影子,似有什麼劃過夜空。
·
重陽節那日,三人約好去龍華寺祈福。秋高氣爽,香客如織。杜清晏認真求了支簽,卻是下下簽。
“歲寒知鬆柏。”解簽和尚沉吟,“先生近期恐有口舌之災,但終會遇貴人化解。”
沈知意緊張起來:“要不要求個平安符?”
徐硯深卻笑:“清晏的貴人就在眼前。”他指指自己,“本司令專治各種不服。”
說笑間忽起大風,經幡亂舞。沈知意的絲巾被吹到古柏上,徐硯深立即爬樹去取。
杜清晏在樹下提醒:“小心枝乾!去年摔的傷才好...”
話未說完,徐硯深已利落落地,絲巾完好無損。他自然地給沈知意係上,指尖擦過她頸間。
杜清晏忽然彆開臉。遠處鐘聲響起,驚起群鳥飛過琉璃瓦。
下山的石階上,沈知意走在中間,左右手各挽一人。香客們紛紛側目,她卻坦然:“這樣就不會摔了。”
斜陽將三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最終融成一片。
行至山腳,賣菊翁遞來三枝金菊:“三位貴人留步,剛有位先生付過錢了,說贈予有緣人。”
花枝間藏著紙條,墨跡未乾:
“鬆柏常青,小心霜寒”
身後古刹鐘聲又響,一聲聲蕩開暮色。最長的影子微微一動,似有什麼悄然落地。
喜歡滬江潮請大家收藏:()滬江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