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上,陳景明帶人準備好走私船。杜清晏堅持要一同前往。
"你的身體還沒恢複。"陳景明勸阻。
杜清晏搖頭:"我必須去。有些事隻有我清楚。"
他取出一本泛黃的實驗日誌,扉頁上蓋著東京帝大醫學部的印章。"這是清平哥的遺物。1931年出事前,他正在調查一個日本生化專家小組。"
日誌中間夾著一張合影,是東京帝大某研究小組的畢業照。杜清晏指著照片角落一個戴眼鏡的年輕男子:"這個助手後來成為山本一郎的左右手。我懷疑他就是所謂的"老師"。"
這時海麵傳來汽笛聲。一艘漁船正在向島嶼靠近。
?
徐硯深在貨箱裡感覺到船速慢了下來。透過縫隙,他看到遠處有燈火,像是某個島嶼。
突然,船身劇烈震動,像是撞上了什麼。外麵傳來喊叫聲和槍聲。
貨箱被搬上岸時,他們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指揮:"小心搬運!這些都要送去實驗室。"
是山口次郎。他竟然也在這裡。
更讓人心驚的是,他們聽到一個老者的咳嗽聲,所有人立即安靜下來。
"老師。"山口次郎恭敬地說,"樣本都帶來了。"
一個蒼老的聲音用日語回答:"開始準備吧。黎明前必須完成。"
貨箱被搬運到一個山洞深處。當箱蓋打開時,徐硯深和沈知意舉槍而出,卻發現麵對的是十幾個被捆綁的中國平民。
陳景瀾被扔在角落,艱難地抬起頭:"快走……這是個陷阱……"
山洞外傳來鐵門落鎖的聲音。那個蒼老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次說的是流利的中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十年了,終於又見到徐家的人。"
在火把映照下,一個穿著和服的老者緩緩走出陰影。他戴著金絲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銳利如鷹。
"令尊徐明遠還好嗎?"老者微笑道,"當年在東京陸大,他總說日本的教育救不了中國。"
徐硯深握緊手槍:"你認識家父?"
"何止認識。"老者輕撫著懷表,"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我們還一起救過災。可惜啊,他選擇了錯誤的道路。"
他的目光突然轉向沈知意,從懷中取出一張發黃的照片。照片上是一群留日學生的合影,其中年輕的柳玉茹站在老者身旁,笑容燦爛。
"你母親沒提過鬆本老師嗎?"老者語氣懷念,"她是我最聰明的學生,可惜後來堅持要回國。"
沈知意想起母親書房裡那些日文化學書籍,終於明白那些書為何都有同一個贈書簽名".atsuoto"。
洞外傳來急促的槍聲,顯然是杜清晏他們到了。但老者不慌不忙地拍拍手。
"正好。"他示意手下打開密封箱,"讓你們見證帝國最偉大的科學成果。"
一個個密封箱被打開,露出裡麵閃著寒光的金屬容器。每個容器上都標著不同的代號和危險符號。
老者戴上白手套,拿起一個試管,裡麵是詭異的藍色液體。
"這是用你母親當年研究的配方改進的。"他對沈知意說,"她一定會很欣慰。"
這時,山洞深處突然傳來一聲熟悉的咳嗽聲。徐硯深和沈知意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
那聲音太像已經去世的徐母蘇曼卿了。
喜歡滬江潮請大家收藏:()滬江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