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晏設法潛入書店,在密室發現一本名冊。上麵記錄著明月會在上海的成員名單,幾個名字讓他震驚——都是上海各界知名人士。
名冊最後一頁有個新月符號,旁注"七月七日月落時"。
杜清晏猛然想起,七天後是農曆七月七日,月落時間在淩晨三點。
他立即抄錄名冊,但離開時觸動了警報。
?
徐硯深接到求救信號時,正在追查金屬桶來源。他帶人趕往書店,卻發現書店已經起火。
杜清晏被困在二樓,火勢蔓延。危急時刻,一個身影從後窗引他逃生。那人蒙著麵,但杜清晏注意到他手腕內側的新月紋身。
"為什麼救我?"杜清晏問。
對方用生硬的中文回答:"明月有時也會照亮正確的路。"說完迅速離去。
杜清晏怔在原地。這句話似乎彆有深意。
?
沈知意通過母親的老同學,查到明月會已滲透到各界,正在為日軍提供支援。
最可怕的發現是:明月會最近大量收購治療燒傷的藥材。"像是在為大規模傷亡事件做準備。"
三人彙合時,都意識到七夕那天的月落時分可能發生大事。
徐硯深部署兵力監控名單上的人員。沈知意通過商會發出警示,提醒市民七夕夜不要外出。
杜清晏發現由紀最近常在課堂上講解王維的《鳥鳴澗》,特彆強調"月出驚山鳥"這句,像是在暗示什麼。
?
七夕夜,上海格外安靜。徐硯深坐鎮指揮部,杜清晏和沈知意在城隍廟製高點觀察。
淩晨三點,月落時分。外灘方向突然升起藍色信號彈。
"行動!"徐硯深立即下令。
各組人員同時出擊,抓獲多名正在放置可疑物品的明月會成員。碼頭區發生爆炸,但因提前疏散無人傷亡。
清點戰果時,發現鬆本、山口次郎和由紀都不在名單上。
?
在碼頭倉庫,杜清晏發現由紀留下的字條。上麵寫著一首王維的詩,其中"明月來相照"一句被劃掉,改為"烏雲遮月時"。
字條旁放著那串翡翠念珠。杜清晏仔細檢查,發現最大那顆珠子內壁刻著微小的字:"虹口神社"。
沈知意想起母親說過,明月會核心成員手腕內側都有新月紋身。
徐硯深檢查抓獲人員,果然人人都有這個標記。
這時通訊兵送來急電:日軍大規模部隊正在向上海集結。戰爭一觸即發。
三人站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杜清晏握緊那串念珠,輕聲道:"月落之後,總會再升起。"
遠處黃浦江上,日本軍艦的輪廓在晨曦中漸漸清晰。而虹口神社的方向,隱約傳來鐘聲。
喜歡滬江潮請大家收藏:()滬江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