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老太太自然察覺三個侄子的反常表現。
隻是之前所有心思都掛在兒子身上,又覺得他們人生地不熟,頂多是待膩了,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一開始並沒在意。
可隨著紡織廠那邊再無音信,加上最近來病房的人越來越多,那些人眼神裡的探究與鄙夷讓她越發不安。
又聽到兒子說他的錢被堂哥幾人騙走,戚老太太暗道壞了。
原本想等三人回來當麵質問,沒成想,最後等來的卻是公安。
戚大寶一行人的離開,使得全院上下都想要放掛鞭炮大肆慶祝。
可惜環境不允許,不妨礙院長親自下令,給值班的護士以及醫生給予嘉獎,這是後話。
另一邊,沈明珠的稿件登上京市報紙頭版頭麵,標題名為“抵製一切封建陋習,從身邊做起!”
嚴正義沒有攬功,架不住慕楓看不得兄弟做好事不留名。
於是私下裡打電話給齊家興,通過他轉述出去。
慕楓舅舅那邊一開始答應親自找人寫稿,但慕楓還是托齊班找沈明珠要了一份。
說實話,他還抱著輕視的態度,認為隻是走個過場。
誰想到,舅舅竟一眼相中,說是文筆雖然稚嫩,風格卻很是獨特,值得征用。
慕楓也是這次之後,意識到自己的狹隘思想,同時對沈明珠改觀。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杜盼男事件刊登到京報,頓時引起轟動。
自古講究百善孝為先,父母大過天,還有很多人始終信奉‘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因此,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無論是現代還是眼下,都會出現‘受害者有罪論’,一些人不知是為了彰顯自己見識不凡,還是純腦殘,就喜歡和人唱反調。
隨著各家報紙發現苗頭後默默跟風,杜盼男三個字慢慢不再代表個人,而是一起事件,引發的爭議不斷。
即使這個時代車馬慢,新聞的時效性依舊迅速,尤其是戚家三兄弟的舉證,更是讓事情進入白熱化。
輿論的壓力、人民的公信力以及大眾的凝聚力,各方勢力的參與作用下,最後竟讓一係列報紙出現在大領導的桌麵上。
而沈明珠的那句‘小魚小魚快快遊,四麵八方皆自由’也有幸得到對方親自點評:
“如今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時代,這裡的做主不是針對於某個特定的關係,也不該局限於親情倫理,而是指每個人,每位公民;
國家一直致力於破除封建陋習的運動中,不管是包辦婚姻還是買賣婦女,縱使是至親骨肉,這種行為斷然不可取,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決定彆人的人生;
在這裡,我要重點表揚鬆河縣紡織廠,假如我們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眾誌成城地朝一個地方使勁,相信我們的未來定會越來越好!”
廣播員激情高昂的聲音傳遍整個廠,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激動。
以後他們紡織廠的人走出去都感覺高彆人兩頭,畢竟他們可是被大領導親自表揚過的人。
彭萬福更是興奮地在屋裡打了套拳,即便如此,都難以控製那種自豪、喜悅,恨不得朝天吼上三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