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眨眼間就到了十二月份......
俗話說,小孩小孩你彆急,過了臘八就是年。
沈明珠喜歡過節,更享受烹飪各種節日美食,比如熬臘八粥。
這時候條件有限,各家基本上就是應個景,不會真的費勁巴拉地整八種食材。
像於嬸家,就用了五種常用食材,有大米、糯米、紅豆、花生和紅棗,寓意五行俱全、五福臨門。
這已經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沈明珠向來尊崇‘虧待誰不會虧待自己’的原則,因此,熬粥配料講究的就是寧多勿少。
除去平常那五種,她還準備了蓮子、百合、芸豆、薏米、燕麥以及桂圓乾,奧,冰糖也是不可或缺。
像糯米、薏米還有紅豆,都需要提前一晚泡水,否則不容易煮熟。
沈明珠是按食材種類擺放,一個個小碗擺的,像要錄做菜視頻一樣,主打一個儀式感滿滿。
擺出來是挺好看,隻是很快她就樂極生悲。
雖然每種食材都準備的不多,架不住種類多樣,下鍋後,跟能自我繁殖似的,迅速占滿整個鍋。
用於嬸的話說,早些年富貴人家施粥的鍋裡也就這麼滿。
不過人家都是三分之一的米兌三分之二的水,照這鍋的粘稠度,加水至少能變成三鍋都綽綽有餘。
“今年你們單位年底要舉行活動啊?”
聽到於嬸的話,沈明珠一頭霧水,“啥活動?我咋不知道?”
“這不是嗎?賑糧施粥。”
沈明珠:。。。。。都說東北人說話自帶幽默感,誠不欺我。
“我也沒想到一下子整出這麼多,我每樣真就整一小把.....”
於嬸沒好氣地說道“本來一碗米就能熬一鍋粥,你整這些樣,不多才怪。”
沈明珠頭疼道“那咋辦?太稠了,我都快攪和不開。”
於嬸歎了口氣,“你拿個盆,先盛出去一半,再加開水,至於剩下的,慢慢吃唄,還能咋整,這可都是糧食,總不能倒了。”
兩人聊天時,沈明珠無意間看到跟屁蟲於壯壯小朋友正閉眼,一臉陶醉地吸著鍋裡溢出來的香氣。
被於嬸教育很多次,如今的他已經改掉跟彆人亂要東西的毛病。
瞧著對方那饞得不行的小表情,實在可愛又有趣。
隨即又注意到院裡其他孩子時不時假裝瘋鬨,跑過來轉一圈,再走。
概因沈明珠偶爾做多了會投喂,誰說小孩不懂事,人家雖然不張口要,但也明白沒事刷存在感的重要性。。。
這不,機會果然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沈明珠再次加水煮開後,開始招呼院裡的人,“大家夥,快出來喝臘八粥,咱們一起祈福迎祥。”
小孩子們立馬咧著嘴,興奮地衝到最前麵。
大人們則是不好意思,“你這裡麵東西太精貴,哪能都給我們喝,小崽子們喝點就行。”
沈明珠刻意說道“嗐,彆提了,為了應景,我就想著找同事們湊點,這個給我抓一把,那個給我抓一把,當時覺得連半碗都放不滿,還怕不夠,誰想到,一下子熬出那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