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他們私下裡找紡織廠單獨合作,費用便會更低。
兩邊一碰麵,都覺得互相處理掉麻煩,很快達成共識。
不過,這中間有個問題,如何把布頭拚接到一起?用廠裡的機器?耗時費力還耽誤生產任務,不可取!
這時候,再次有人提議,可以通過人力解決。
當下廣大婦女同誌的手都很巧,有人試著讓家裡妻子縫一下,發現幾乎和機器壓出來的沒什麼兩樣。
要知道如今人工可比機器便宜的多,機械廠和紡織廠談了許久,最終研究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前者出錢,後者出力。
紡織廠負責找人縫製布頭,然後統一交給機械廠,機械廠隻需要支付總體的費用,其它不用操心。
雖說同樣要花錢,但經過計算,這樣的花費比直接置辦新抹布的花費要少一半還有餘。
事情到這裡,雙方皆大歡喜。
紡織廠一開始是分給廠裡女工,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分散。
女工們平時既要上班,回家還要帶孩子做飯,交活時間不固定,加上掙得錢也不多,漸漸地,願意做的人越來越少。
之後廠裡便包出去,像糊火柴盒那樣,找一些家庭困難的人家,讓他們來做。
這也有弊端,每次都有人偷工減料,或者把好的布料替換成舊的、破的,機械廠那邊有嚴格的標準,不是什麼次品都收。
以至於收上來的布頭還要算損耗,折騰來折騰去,慢慢地,紡織廠內部對這件事頗多爭議,覺得吃力不討好。
後來他們乾脆也學機械廠全部承包出去,廠裡就給這些布頭,收上來多少給多少錢。
不管是多拿還是占用,不合格就不結賬,這樣才保證質量。
占不到便宜,有時候還需要自己倒搭,這活就像燙手山芋,接的人很少,即使有,一次性也不會拿太多。
這下輪到機械廠不滿,錢給了,供應卻越來越慢,質量還不固定,任誰都會挑理。
所以得知沈明珠願意接手,彭萬福隻差雙手奉上。
“姥,你按我說的做沒?”
晚上沈明珠整了個鐵架床,和周姥姥睡一屋。
“小瞧人不是?你不就是想要我一邊嘮嗑,一邊把話遞出去,讓大家都相信你和你姥爺長的像。”
沈明珠毫不吝嗇誇獎,“我就知道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回頭你記得再說說我媽生我的事,讓村裡人記住我身上的胎記生下來就有,等他們的記憶形成條件反射,就不算白忙活。”
周姥姥不禁問道“這事不都過去了嗎?”
“京市已經亂了!”
周姥姥一下子坐起身,“啥?又要打仗?”
“哎呀,您老可小點聲,生怕彆人聽不見是吧?!”沈明珠見她魂不守舍,連忙安慰道“隻是內部鬥爭,打不起來,但亂起來是一定的。”
周姥姥皺眉,“那咋還能涉及到你的身世?”
喜歡穿越六零,享受缺德人生請大家收藏:()穿越六零,享受缺德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