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之後,是另一個世界。
沒有金碧輝煌,沒有奇珍異寶,隻有一片近乎於凝固的黑暗和死寂。
這是一間完全由黑曜石砌成的密室,四壁光滑如鏡,卻不反射任何光芒,反而像是能將一切投入其中的光線都吞噬殆儘。空氣冰冷而稀薄,帶著一股曆經萬古歲月沉澱下來的蒼涼與腐朽,吸入肺中,仿佛能凍結人的神魂。
小翠隻跟到門口,便被那股氣息逼得不敢再踏前一步。她的小臉煞白,抱著懷裡的破銅爛鐵,感覺自己像是站在了某個遠古凶獸的巢穴洞口,裡麵的黑暗隨時會伸出爪牙,將她拖進去。
李聞道的神情也前所未有的凝重,他站在門邊,對淩雲溪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自己卻並未立刻跟進,似乎對這間密室也懷著極深的忌憚。
淩雲溪抱著星辰鐵精,一步踏入了那片深沉的黑暗。
預想中的冰冷並未侵襲而來,反倒是一股奇異的暖意,從她神魂深處悄然彌漫開來。那感覺很微妙,就像一個離家多年的遊子,忽然聞到了故鄉泥土的氣息。
她的目光,落在了密室的中央。
那裡,懸浮著一個約莫巴掌大小的圓盤。
圓盤通體呈現出一種非金非石的暗啞色澤,表麵布滿了蛛網般的細密裂痕,以及一些早已被歲月磨平、幾乎無法辨認的古老紋路。它就那樣靜靜地懸浮在半空中,不旋轉,也不移動。
最詭異的是,它不發光,卻在周圍形成了一圈肉眼可見的、扭曲的光暈。仿佛它自身是一個小小的黑洞,正在貪婪地吞噬著周圍本就不存在的光線,連同空間本身,都似乎被它的存在拉扯出了微不可查的漣漪。
“貴客請看,便是此物。”
李聞道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一種壓抑的、混雜著敬畏與挫敗的複雜情緒。他緩緩走近,停在距離那圓盤三步之遙的地方,不敢再靠近。
“此物被發現時,便是在一處上古遺跡的祭壇中心,如此懸浮著。我們曾嘗試用各種方法探查。”
他伸出手指,點了點自己的太陽穴,苦澀地搖了搖頭:“神識探入,如泥牛入海,瞬間便被吞噬得無影無蹤,有幾位同僚因此神魂受損,至今未能痊愈。”
“我們也曾嘗試移動它。”他指了指地麵,淩雲溪這才注意到,黑曜石地麵上,有幾道深刻的劃痕,以及一些熔融後又凝固的痕跡。
“水火不侵,刀劍無傷。閣中供奉的鑄器大師,曾引動地心之火煆燒它七天七夜,它連一絲溫度都未曾升高。用閣裡最鋒利的靈寶‘斷金刃’劈砍,結果‘斷金刃’的刃口卷了,它卻連一道白印都沒留下。”
李聞道的聲音裡充滿了無力感:“它就像一個不存在於這個世界規則之中的東西,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卻無法理解它,更無法撼動它。閣裡所有人都認為,這或許是一件已經徹底‘死亡’的神物,空有其表,內裡早已寂滅,成了一塊動不得的廢品。”
“廢品?”
淩雲溪終於開口,沙啞的音色在死寂的密室中顯得格外清晰。
她沒有理會李聞道,而是抱著那塊沉重的星辰鐵精,一步一步,緩緩地走向那塊懸浮的圓盤。
越是靠近,她神魂深處的那股悸動就越是清晰。
那不是丹尊的記憶,也不是器尊的記憶。
那是第三份,一直沉睡在她神魂最深處,被層層封印的,屬於另一位至尊的浩瀚記憶——陣道宗師!
在神界,丹、器、陣,三道並尊。而她,淩雲溪,前世便是站在了這三道頂點的存在。隻是因為某些原因,陣道記憶被她自己親手封印,如今,卻被眼前這塊殘破的圓盤,引出了一絲微弱的共鳴。
她的眼前,仿佛出現了無數細如發絲的、凡人無法看見的線條。這些線條從圓盤的裂縫中延伸出來,雜亂無章地糾纏在空中,有的已經斷裂,光芒黯淡,有的則還在微微閃爍,像垂死之人的最後呼吸。
這些,是陣紋的法則之線。
在李聞道和其他鑒定師眼中,這隻是一塊堅不可摧的古怪圓盤。但在淩雲溪這位曾經的陣道宗師眼中,這分明是一個已經瀕臨崩潰的、無比複雜的空間陣法核心。
那些所謂的“水火不侵,刀劍無傷”,並非是它材質有多麼堅硬,而是因為它周圍時刻都在發生著極其微弱的空間扭曲。任何靠近它的攻擊,無論是物理層麵還是能量層麵,都在觸及它本體之前,就被那層層疊疊的微型空間褶皺給卸掉、轉移、甚至吞噬了。
這是一種何等精妙絕倫的手段!
淩雲溪走到圓盤前,停下了腳步。
她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用神識去強行探查,也沒有用蠻力去觸碰。
她隻是伸出了一隻手,纖細的食指淩空,指尖上,一縷微不可見的金色神魂之火,悄然燃起。
她沒有去觸碰圓盤的實體,而是用指尖,在那片常人看不見的、混亂交錯的法則之線中,輕輕一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