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光縣的廣播大喇叭,在八十年代,依舊是縣裡最重要,覆蓋麵比較廣的宣傳工具。
從縣城中心的十字街頭,到最偏遠山村的村委會大院,那熟悉的“滋滋”電流聲之後傳出的每一個字,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全縣的每一個角落。
下午三點,正是人們結束午休,準備上工,或是家庭主婦準備晚飯的時候。
全縣的廣播喇叭,在同一時間,響了起來。
錢三江的聲音,通過電波,傳了出來。
那聲音不再是往日裡的洪亮與堅毅,而是帶著一種壓抑不住的沙啞與疲憊,甚至還有一絲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寧光縣的父老鄉親們,同誌們,我是錢三江。”
僅僅一個開場白,就讓無數正在忙碌的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計。
這聲音裡的悲傷,太濃了。
醫院走廊裡,馮逸晨和白書恒還沒走,他們正等著看錢三江還能折騰出什麼花樣。
當廣播裡傳出錢三江的聲音時,兩人對視一眼,嘴角都浮現出一抹看好戲的冷笑。
“……昨天,在我們縣水泥廠的試車儀式上,發生了一起極其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
縣公安重案組組長孫誌勇同誌,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身負重傷,至今仍在搶救,生死未卜……”
錢三江說到這裡,聲音裡帶上了明顯的哽咽,他停頓了很久,廣播裡隻能聽到他沉重而壓抑的呼吸聲。
這一下,整個寧光縣都炸了鍋。
孫誌勇是誰?那是寧光縣的“保護神”!是那個敢帶著幾個民警就衝進深山老林裡剿匪的硬漢!是那個誰家丟了牛,丟了雞,報案之後不說,全部是他親力親為,但是後麵必定都有“孫大頭”的影子!他居然……快不行了?
無數人圍在廣播喇叭下,臉上寫滿了震驚和擔憂。
“……作為寧光縣的縣長,作為水泥廠項目的第一負責人,我,錢三江,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
錢三江的聲音猛地拔高,那一聲怒吼般的自責,仿佛要撕裂自己的胸膛。
“我辜負了省市領導的信任!辜負了全縣人民的期盼!我對不起還在搶救室裡的孫誌勇同誌!對不起大家!”
“在此,我向全縣人民,做出深刻的檢討!我願意接受組織對我的一切調查和處分!絕無半句怨言!”
說完這幾句,他又停了下來,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馮逸晨和白書恒臉上的笑容,已經完全藏不住了。
“完了,徹底完了。”馮逸晨用口型對白書恒說,那眼神裡的得意,像是臘月裡喝了二兩燒刀子,從裡到外都透著暖意。
白書恒更是差點笑出聲來,他靠在牆上,抱著胳膊,饒有興致地聽著錢三江的“臨終遺言”。
這簡直比看戲還過癮。公開承認錯誤,還是用這種方式,錢三江的政治生命,基本已經畫上了句號。
“……經過縣技術鑒定組的連夜調查,事故原因已經初步查明。”錢三江的聲音再次響起,隻是這一次,平複了許多,像是在陳述一個無可奈何的事實,“事故的原因,是由於采購環節的疏忽,導致部分進口設備的關鍵零部件存在質量缺陷。這是一場我們誰都不願意看到的,令人痛心的悲劇。”
“質量問題”,這四個字從錢三江嘴裡親口說出,通過廣播傳遍全縣,就等於是給這件事,蓋上了官方的棺材板。
馮逸晨和白書恒心中的最後一絲擔憂,也煙消雲散。
完美!
“然而,在這場悲劇中,我們同樣看到了人性的光輝。”錢三江話鋒一轉,“除了我們的英雄孫誌勇同誌,還有一位同誌,也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和尊敬!”
“他就是我們水泥廠二號車間的技術組長,馬六同誌!”
“在事故發生時,馬六同誌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距離爆炸核心最近。在巨大的危險麵前,他沒有退縮,第一時間就想衝上去拉下電閘,試圖挽救集體財產!不幸的是,他被飛濺的零件砸中了頭部,也受了傷。”
“這種愛崗敬業,舍己為公的精神,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是我們所有乾部群眾學習的榜樣!”
“我決定,代表縣委縣政府,對馬六同誌進行公開通報表揚!並給予其三百元現金獎勵,作為慰問!”
“同時,我提議,在後續的乾部提拔中,要優先考慮像馬六同誌這樣,在關鍵時刻能衝得上去,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優秀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