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縣,河邊鄉。
一輛黑色的伏爾加轎車卷著塵土,在鄉政府大院門口一個急刹車停下。
車門打開,魏東來沉著臉走了下來。
他沒有通知任何人,搞的是突然襲擊。
鄉政府裡的人看到縣長親臨,一個個都慌了神,鄉長書記連滾帶爬地從辦公室裡跑出來迎接。
“魏.....魏縣長,你怎麼來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我們好準備準備。”
鄉長是個矮胖子,一邊擦著額頭的汗,一邊諂媚地笑。
魏東來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沒搭理他,徑直往大院裡走。
院子裡冷冷清清,除了幾個無所事事的乾部在紮堆抽煙聊天,看不到一個來辦事的百姓,他們倒是樂得清閒。
“王大錘呢!”魏東來開口,聲音不大,卻讓周圍的空氣都降了幾度。
“報告縣長,王部長.....他.....他去村裡檢查民兵訓練了。”鄉長結結巴巴地回答。
“是嗎?”魏東來嘴角扯出一個冰冷的弧度,“我怎麼聽說,他侄子王鐵蛋昨天開著拖拉機‘跑運輸’,今天就擺了三桌酒,慶祝自己成了全縣的致富帶頭人。
王部長,是去參加慶功宴了吧?”
鄉長的冷汗“唰”地就下來了,臉色慘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把王大錘給我叫回來!現在,立刻!”魏東來吼道。
半個小時後,滿身酒氣的王大錘被兩個乾部架了回來。
他看到魏東來,酒瞬間醒了一半,腿肚子直打哆嗦。
“魏.....魏縣長.....”
“王部長,你侄子出息了啊。”魏東來繞著他走了一圈,像在打量一頭待宰的豬,“開著拖拉機出去跑一趟,就成了榜樣。
你這個當叔的,是不是也與有榮焉啊?”
“我.....我.....”王大錘汗如雨下,語無倫次。
“你什麼你!”魏東來猛地一拍桌子,指著他的鼻子罵道,“我讓你們學清河,是讓你們學人家怎麼給老百姓辦實事!
不是讓你們把政府的政策,當成自己家撈好處的工具!
你那個寶貝侄子,開著空車出去燒了一天油,回來就成了英雄?這油錢,是不是也拿到鄉裡報銷了?”
王大錘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哭喊著,“縣長,我錯了!我一時糊塗啊!都是我那個不成器的侄子,他求我,我.....我就是抹不開麵子.....”
魏東來看他這副慫樣,心裡一陣惡心。
他知道,光處理一個王大錘沒用,他背後盤根錯節,牽扯著鄉裡不少人。
真要一擼到底,整個河邊鄉的領導班子就得塌一半。
到時候,工作誰來乾?他魏東來,難道還能親自來當這個鄉長?
這就是他的困境。
他的權力,建立在這張腐爛的關係網上。
他自己就不是特彆乾淨,又怎麼能要求手底下的人都當聖人?
最終,他隻是把王大錘就地免職,記大過處分,罰他去打掃一個月的廁所。
至於那個王鐵蛋,追回自行車,通報批評,隨便去掃又臟又臭的三個月旱廁也就算了。
一場雷霆風暴,最終變成了毛毛細雨。
魏東來在河邊鄉開了一場乾部大會,學著姚和韻的樣子,發表了一通言辭激烈的講話。
可台下的乾部們,一個個低著頭,眼神裡卻沒什麼敬畏,更多的是敷衍和心照不宣。
他們都看出來了,縣長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王大錘倒了黴,不過是運氣不好,撞在了槍口上。
等這陣風過去,一切照舊。
魏東來看著這群陽奉陰違的臉,第一次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
他就像一個穿著華麗鎧甲的將軍,想帶領一群土匪去打一場正義之戰。
結果發現,這群土匪隻對搶劫感興趣,對所謂的正義,嗤之以鼻。
.....
就在魏東來在安豐縣的泥潭裡掙紮時,清河縣李默家的小院裡,卻是另一番景象。
一張巨大的清河縣地圖鋪在石桌上,姚虞花拿著一支紅筆,在上麵圈圈畫畫。
李默悠閒地靠在躺椅上,手裡拿著一本武俠小說,時不時地指點一句。
“運輸網絡是‘路’,招商引資是‘車’,產業是‘貨’。現在路通了,得有車在上麵跑,還得有貨讓車來拉。”李默放下書,抿了口茶。
“你的意思是,我們得辦自己的工廠?”姚和韻坐在一旁,虛心求教。他現在來李默這裡,比回自己家還勤快。
“辦工廠,我們沒錢,也沒技術。”李默搖了搖頭,“大老板看不上我們這窮鄉僻壤,小老板又怕我們這是個坑。
所以,我們不能等‘鳳’自己跑過來,得先自己‘築巢’,把麻雀引來養肥了,才能把鳳凰給盼來。”
“築巢引鳳.....先引麻雀.....”姚和韻咀嚼著這幾個字,眼睛越來越亮。
“對。”李默的手指在地圖上縣城東郊那片荒地上畫了個圈,“我的想法是,縣裡出麵,把這片地平整出來,統一規劃,建成一排排標準化的門麵房和小型廠房,水電都給通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不賣,隻租,而且第一年免租金!”
“第一年免租金?”姚和韻倒吸一口涼氣,“那縣財政的壓力可就大了。”
“壓力是暫時的。”李默笑了笑,“姚叔,你想想,一個外地的木匠,他想來清河縣開個小作坊,他要考慮什麼?租店鋪的錢,辦執照的麻煩,還有本地人生不熟,會不會被欺負。
現在,我們把所有問題都替他解決了。
店鋪是現成的,拎包入住,第一年還不要錢。
執照,我們成立一個‘招商服務辦公室’,一站式給他辦齊。
安全,我們有運輸隊,每天人來人往,誰敢在這條‘企業街’上鬨事,就是跟全縣的拖拉機手過不去!”
姚虞花在一旁聽得兩眼放光,她搶著補充道:“我明白了!我們這是用最優厚的政策,最低的門檻,把那些有手藝、有想法,但是沒本錢的小商販、小工匠,都吸引到我們清河來!
他們就像一顆顆種子,隻要我們的土壤夠肥沃,他們就能生根發芽,長成大樹!”
“孺子可教。”李默讚許地點了點頭。
姚和韻激動地一拍大腿,“妙!實在是妙啊!我們不跟那些大縣搶大老板,我們就專門‘撿漏’!把那些被他們看不上的‘小麻雀’,都收攏到我們清河的窩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