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正中央有個精致無比的巨大裝置,一隻機械獵豹被固定在上麵。
被拆解開的部分,露出其體內的一個裝置,那個裝置閃爍著湛藍色的光暈,看起來十分美麗。
李景知道那就是微型核聚變。
也是他下令研究的東西,而這座規模龐大的地下研究室,也是為核聚變建造。
幾個須發皆白的老者,穿著同樣的潔白防塵服,正神情專注的看著顯示屏上的數據。
他們都是大夏科研界的泰山柱石。
如果不是李景提出,共同研究核聚變,大夏都不可能讓這些國寶出來。
李景輕輕地走到他們身旁,詢問道:“各位前輩,目前核聚變研發的進度怎麼樣了?”
其中一位老者抬起頭……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眼中透露出興奮與自豪:“李景先生,經過這段時間夜以繼日的研究,我們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
您看我們複刻的這個微型核聚變裝置,它的能量輸出穩定性已經有了顯著提升。
之前,能量輸出總是會出現間歇性的波動,經過我們對裝置內部結構和控製算法的優化,現在已經能夠將能量波動控製在極小的範圍內。”
另一位老者接著說道:“沒錯,而且我們在核聚變反應的啟動效率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原本啟動一次核聚變反應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和時間,現在通過改進點火裝置和材料特性,啟動時間縮短了近三分之一,所需的啟動能量也降低了不少。”
李景聽著兩位老者的彙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各位前輩辛苦了。那距離實現穩定且高效的微型核聚變,投入實際應用,我們大概還需要多久呢?”
就在這時。
一位頭發花白的女科學家走了過來。
說道:“李景先生,雖然我們取得了不少進展,但要實現穩定且高效的微型核聚變投入實際應用,還麵臨一些關鍵問題。
比如,如何進一步提高能量轉換效率,如何確保裝置長時間運行中,能安全可靠性。
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深入研究解決,保守估計,還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
李景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點頭,鼓勵道:“好的,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定能夠攻克難題,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
隨後,他邁步來到一間辦公室。
整個辦公室隻有他一人,辦公室內有大量的顯示器,每個顯示屏都有畫麵。
那些畫麵是不同的研究室。
“天網,核聚變的應用,真的還需要半年時間嗎?有沒有辦法加快這個進度?”
李景對著空氣突然開口說道。
“局限核聚變的是材料,我已經在進行合成,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半年後。”
天網的聲音從擴音器內傳出來。
唉——
李景歎了口氣,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越是急切,內心就越煎熬。
他想掌控全球能源話語權,但似乎並不是那麼順利。
“報告主人,發現最新強人工智能的痕跡,對方非常謹慎,根據測算……這個全新出現的強人工智能,可能在南極。”
天網突然彙報的消息,令李景愣住了。
在南極?
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哪來的什麼強人工智能?難道那個地方真有傳說中的外星人?
喜歡開局被通緝,我反手搬出了核彈請大家收藏:()開局被通緝,我反手搬出了核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