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圍繞著“如何武裝新一團”的頭腦風暴,在地下基地的會議室裡激烈展開。
林浩提交的那份詳儘報告,被複印了數十份,分發到每個專家組手中。
報告裡的每個字,每個數據,都被這些頂尖大腦反複咀嚼、分析。
“直接給他們一個營的95式步槍!”
武器組裡,一個年輕研究員激動地拍桌子。
“再配上全套單兵作戰裝備,防彈衣、夜視儀、高爆手雷……讓小鬼子也嘗嘗被降維打擊的滋味!”
這小子顯然是個軍迷,眼睛都在發光。
“胡鬨!”
武器專家吳總工立刻否決,臉色嚴肅得嚇人。
“95是無托結構,大量使用工程塑料,你怎麼跟李雲龍解釋這玩意兒的來源?”
“說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而且,5.8毫米的子彈,打光了上哪兒補充去?”
吳總工指著報告,語氣越來越重。
“我們不能讓他們產生無法擺脫的技術依賴!”
“我們的目標是授人以漁,而不是給他們一堆用完就扔的一次性神器!”
年輕研究員被訓得滿臉通紅,但眼中還是不服氣。
“那您說用什麼?總不能還讓他們拿著漢陽造跟鬼子拚刺刀吧?”
經過激烈爭論,武器組最終達成一致。
“就用56式槍族!”
吳總工一錘定音,在場所有人都點頭認同。
“56半和56衝,性能優越,操作簡單,堅固耐用。”
“外形也和那個時代的蘇式武器有相似之處,便於解釋來源。”
他補充道:“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把7.62毫米步槍彈的生產工藝和簡易生產線,進行技術偽裝和簡化。”
“通過信使同誌,在合適的時機教給他們!”
“讓他們自己造子彈!”
吳總工看向身邊的技術人員,眼神犀利。
“至於我們提供的這批武器,要求隻有一個。”
“把槍身上所有現代標識、序列號全部抹掉!”
“進行深度做舊處理!”
“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是剛從某個歐洲軍火庫裡拖出來的嶄新古董!”
武器組這邊熱火朝天,後勤組也不甘示弱。
“報告裡提到,戰士們普遍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
一位戴眼鏡的後勤專家指著數據,眉頭緊鎖。
“導致夜盲症和各種疾病頻發,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高熱量軍糧是必須的,壓縮餅乾、午餐肉罐頭、單兵自熱口糧,都可以提供。”
“但我有個更妙的想法。”
他從助手手裡拿過一個小巧的瓷瓶。
古樸雅致,上麵用繁體字寫著“秘製強身丹”。
“這是我們委托國內最好的中藥廠,特地生產的複合維生素片。”
“我們把它做成了中藥丸的樣子,裝在這樣的瓶子裡。”
“信使同誌可以告訴他們,這是海外愛國華僑遍尋名醫,為前線將士秘製的強身健體丹藥。”
“每日一粒,可增強體魄,夜能視物。”
這個提議,讓在場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這個好!這個絕對好!”
曆史學家王教授拍手稱讚,胡子都在顫抖。
“老祖宗的東西,他們信!”in的塑料瓶,他們非得以為是毒藥不可!”
林浩在旁邊聽著,心中暗自佩服。
這些專家們不僅考慮到了物資本身,甚至連如何讓那個時代的人接受這些物資,都想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