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地下b15層,“黎明計劃”指揮中心。
這裡沒有晝夜。
深海般的靜謐籠罩著一切,隻有儀器運作的低沉嗡鳴在空氣裡震動。
巨大的弧形電子沙盤占據了整麵牆壁,華北的山川河流被勾勒得纖毫畢現。
沙盤上,無數猩紅色的箭頭正緩慢移動,彙成一股股致命的洪流,從四麵八方向晉西北腹心收緊。
在它們合圍的中心,一個綠色的光點孤獨地閃爍著,標記著“新一團”的位置。
陳老身著洗得發白的中山裝,雙手負後,靜立於沙盤前。
他的身影在光幕下顯得有些渺小,卻有一種鎮壓全場的沉凝氣度。
他身後,十幾位肩扛將星的軍人與頭發花白的專家,神情肅穆,鴉雀無聲。
所有人的目光,都隨著那些猩紅的箭頭,感受著那份令人窒息的壓縮感。
“報告。”
一名年輕分析員起身,聲音清脆而冷靜。
“微型無人機高空偵察影像與曆史數據交叉比對完畢,日軍掃蕩規模確認。”
“敵軍集結兩個師團、三個獨立混成旅團,輔以偽軍兩個師,總兵力超過五萬人。”
他伸手在觸控板上一劃,沙盤上的猩紅箭頭驟然加粗,壓迫感撲麵而來。
一位戴金絲眼鏡的儒雅將軍接過話頭,手指在沙盤上虛點。
“其戰術意圖已經明朗:分進合擊,鐵滾掃蕩。”
“日軍內部稱此次行動為‘鐵壁合圍’,目標是在半個月內,徹底摧毀我晉西北根據地的有生力量。”
鐵壁合圍。
這四個字,讓指揮中心內的空氣變得更加沉重。
在場的都是行家,他們深知,在那個血與火的年代,麵對這樣一場力量懸殊的圍剿,先輩們將要付出何等慘烈的代價。
那是一場血肉之軀對鋼鐵絞殺的戰爭。
陳老緩緩轉身,視線掃過眾人,最後落在林浩身上。
林浩穿著一身筆挺的軍裝,肩上是嶄新的上校軍銜。
他站得筆直,臉上的惶恐與不安早已褪去,隻剩下被烈火淬煉過的沉靜。
他不再是那個意外闖入曆史的書生。
他是代號“信使”的國家戰略執行者。
“冷卻時間。”
陳老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報告首長,還有五分鐘。”
陳老點了點頭,目光重新投向林浩。
“此次任務,隻有一個。”
他沒有說下去,但林浩懂。
這一次,他不是去送槍送炮。
他要去送一張決定五萬敵軍,以及無數同胞生死的“天機圖”。
“帶上最後一批物資。”陳老的聲音很輕,“主要是彈藥和急救品。告訴那個世界的同誌們……他們,不是在孤軍奮戰。”
林浩重重地點頭。
他轉身,走向那間被命名為“傳送室”的核心區域。
這一次,他的身後,站著整個國家。
……
新一團,團部。
蒼雲嶺深處的山洞裡,潮濕的空氣混雜著濃烈的煙草味與煤油氣息。
李雲龍在臨時拚湊的木板地圖前煩躁地來回踱步,磨得腳下地麵沙沙作響。
剛剛全殲日軍偵察小隊的勝利喜悅,早已被一種更大的不安所吞噬。
電台讓他的指揮範圍和效率暴漲,但也讓他看得更遠,看得更清。
偵察連撒出去帶回的零碎消息,拚湊在一起,指向一個令人脊背發涼的可能。
鬼子,要有大動作了。
趙剛坐在一旁,用一塊布仔細擦拭著那台寶貝電台,眉頭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