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體能和紀律訓練初見成效後,張楓引入了兩項讓士兵們更加匪夷所思的訓練內容。
土工作業——掘土為壘。
當張楓命令將大量鐵鍬、鎬頭、籮筐運入營地,並劃定區域要求挖掘戰壕、構築胸牆時,士兵們徹底懵了。
“國公爺,咱們是戰兵,不是民夫啊!”一名原邊軍潰兵忍不住嘟囔,引來了不少人的附和。在他們固有的觀念裡,當兵就是操練兵器,上陣殺敵,這揮汗如雨地挖土,實在是跌份兒。
張楓沒有直接斥責,而是將全營集合到剛剛挖出雛形的工事前。
“看不起挖土?”他冷笑一聲,隨手拿起一張強弓,對著遠處一個草人靶子一箭射去,箭矢深深沒入草人胸膛。“看到了?戰場上,蠻族的弓箭不比這個差!你們的血肉之軀,能擋幾箭?”
眾人沉默。
張楓又指向那半人深的戰壕:“現在,你躲進這壕溝裡。”他命令那名嘟囔的士兵。
士兵跳了進去。
張楓再次張弓搭箭,連射三箭,箭矢要麼從士兵頭頂飛過,要麼釘在胸牆前的土堆上,無法傷及分毫。
“現在,告訴本公,這土,有沒有用?”張楓厲聲問道。
那士兵從壕溝裡探出頭,滿臉羞愧和震撼,大聲回答:“有用!國公爺!這土能保命!”
“沒錯!不僅能保命,還能殺敵!”張楓跳下點將台,親自示範如何挖掘帶射擊位的戰壕,如何構築交錯縱橫的交通壕,如何布置隱蔽的防騎兵陷阱,如何利用土木結構加固防禦點。“這叫現代化防禦工事!將來,我們人數可能處於劣勢,但憑借這些工事,我們可以讓蠻族的騎兵失去衝擊力,讓他們的弓箭失去威力,讓他們每前進一步,都付出血的代價!現在,你們還覺得挖土丟人嗎?”
“不丟人!”震天的回音響起。
從此,土工作業訓練再無阻力。士兵們揮舞著工具,如同對待自己的兵器一樣認真。他們開始理解,戰場生存,不僅僅依靠勇武,更依靠智慧和準備。這片他們親手挖掘、塑造的土地,將成為他們未來最可靠的戰友。
小隊戰術協同——三三製強化版。
相比於土工作業,這項訓練更注重智慧和配合。張楓將現代軍隊著名的“三三製”原則進行了適應冷兵器時代的強化改良,並在全營推廣。
最基本的戰術單元是“三才小組”:三人為一組,呈三角進攻防禦隊形。一人為主攻通常是刀盾手或長槍手),負責正麵迎敵;兩人為側翼掩護與輔助可根據情況配備弓弩、短兵、投擲武器等),負責保護主攻側翼,查漏補缺,協同殺敵。
小組內,分工明確,互相掩護,進攻時如一把尖刀,防禦時如一塊磐石。
多個三才小組又可以組合成更大的戰術分隊,進行迂回、包抄、分割、阻擊等複雜戰術動作。
訓練場上,士兵們最初對此極不適應。個人勇武思想根深蒂固的他們,常常打著打著就變成了各自為戰,忘記了身邊的隊友。
“注意你的左翼!王二,你在看哪裡?李四,跟上!”
“保持三角陣型!不要擠在一起!散開!相互掩護!”
教官們的吼聲不絕於耳。張楓和趙鐵柱親自下場,一遍遍演示,講解每一個動作的意圖,分析每一種陣型變化的優劣。
他們組織小組對抗練習,用包裹了布條的木棍代替真刀真槍。起初是混亂的“打群架”,鼻青臉腫是常事。但隨著理解的深入和默契的養成,對抗開始變得有條不紊。小組內部開始有了簡單的戰術手勢和口令,進攻如行雲流水,防禦如銅牆鐵壁。
士兵們逐漸嘗到了協同作戰的甜頭。他們發現,在這種緊密的配合下,個人的勇武被成倍放大,而自身的弱點則被隊友有效彌補。一個小組,往往能發揮出遠超三人簡單相加的戰鬥力。這種將後背交給戰友、彼此絕對信任的感覺,讓他們之間的紐帶更加牢固。
喜歡穿越國公爺,我在古代殺瘋了請大家收藏:()穿越國公爺,我在古代殺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