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這位是王齕、這位是蒙驁、這位是章邯、這位是李信!
他們四位,是我從軍中選拔、招攬的能人,各自皆有其本事,可為將。”
白起指著其中四個,為秦雲介紹了他們的名字。
至於更後麵的,在白起看來就沒有什麼介紹的必要了。
王齕:“王齕參見主公!”
蒙驁:“蒙驁參見主公!”
章邯:“章邯參見主公!”
李信:“李信參見主公!”
四將紛紛是朝著秦雲行禮,對於自己的主公也是頗為的好奇。
他們沒少聽過主公漢侯的事跡,可真正見麵還都是第一次。
“嗯!這一次的戰爭,就有勞諸位配合白將軍了。
我這個人向來有功必賞,隻要立功,肯定是不會虧待於你們。”
聽著這四個武將的名字,秦雲眼神亮了亮。
這四人中,最為人熟知的肯定是章邯了,這位有秦朝最後名將之稱。
他帶著刑徒組建的軍隊,攻打張楚大軍,將楚軍儘數擊破。連敗起義軍將領周章,直至打的他自刎而死,軍隊投降。
後又接連擊敗諸多起義軍將領,逼得陳勝逃跑,最後陳勝被自己的車夫殺害。
章邯又大破齊魏聯軍,連滅齊魏兩王。
後來,他所麵臨的是劉邦加項羽的組合,才有了大敗。
即使如此,章邯也沒有徹底完蛋,之後讓他徹底投降項羽的原因是秦二世胡亥讓他害怕、後方的趙高又專權,這打贏、打輸都討不得好去,最終被勸著投降了。
投降後章邯被項羽封為了雍王,後麵打劉邦打不過,最終兵敗自殺。
章邯打不過的最大原因,大抵是項羽將二十萬秦軍降卒都殺了?
剩下三人加起來也比不過章邯一人的名氣,但沒名氣卻不代表就沒有建樹了。
王齕是戰國末期秦國的名將,出名的長平之戰,白起為主將,他為副將。
能力與白起沒法比,但當個副將還是可以的。
蒙驁同樣是戰國末期秦國名將,先後奪取韓國十餘座城池、趙國三十餘座城池、魏國五十餘座城池,為始皇一統六國奠定了基礎。
蒙驁的孫子蒙恬、蒙毅或許比他要更加的出名。
最後的李信,乃是秦王嬴政時期的將領,配合王翦一舉滅了趙國,之後又攻伐燕國,逼得燕王獻上自己太子的人頭。
再後來打楚國,秦王嬴政問他們要多少軍隊,李信說二十萬夠了,王翦要六十萬。
秦王嬴政最終讓李信去了,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李信敗了、大敗。
還是由王翦出山,大破楚國,俘虜楚王,滅楚國。
司馬遷史記記載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
此時的李信,給秦雲的感覺也是如此,是一名少年將軍。
不過在自己這裡,應當沒啥傲氣的可能,畢竟自己這裡的年輕天才猛將又不是沒有。
比如——衛青、霍去病!
甚至就連白起,現在年紀也並不大。
並不需要擔憂李信自信過頭,不被打擊的沒自信就算好了。
“定不讓主公失望!”王齕、蒙驁、章邯、李信四將齊聲道。
趁著這空閒時間,秦雲參觀起了四麵大軍,對他們有了更多的了解。
時間到了中午,人終於是來了!
不過與秦雲想的有些差彆,來的是足足兩萬的步卒、加上五千的騎兵。
這些一看就不是大晉本土人,倒是像是異族來的,個個身披鐵甲。
“看來是來者不善啊!多使些個心眼,必要情況殺無赦。”秦雲對白起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