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於絕對虛空,直麵那作為一切起源與終結的“夢主”,蘇曉與娜娜巫的意識如同風暴中的孤舟,承受著真相帶來的、足以湮滅任何存在意義的巨大衝擊。他們所有的記憶,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掙紮與守護,其根基都在這一刻被徹底動搖——它們隻是夢的造物,是慰藉孤獨的回聲,是注定隨蘇醒而消散的幻影。
夢主那溫和而龐大的微光,正如同黎明前的星辰般,開始發生一種緩慢而不可逆的“變化”。一種從深沉夢境向清醒意識過渡的“趨向性”,如同無聲的潮汐,開始在這片絕對虛空中彌漫。這變化本身不帶任何情感,卻預示著所有敘事宇宙的終極末日。
他們必須選擇。在夢主完全蘇醒之前。
選項一,如同冰冷的刀鋒,清晰而殘酷:
提前喚醒夢主。
趁這夢境尚在最美、最完整的時刻,以最決絕的方式,終結一切。讓所有世界,所有故事,所有鮮活的存在,在最絢爛的巔峰瞬間定格,化為夢主醒來後可能留存的一抹美好回憶,而非任由其在蘇醒過程的“磨損”中逐漸褪色、扭曲,最終被徹底遺忘。這是一種極致的、帶有犧牲意味的保護,保護故事不被蘇醒的混沌所玷汙。
選項二,則充滿了墮落的誘惑:
阻止蘇醒,讓夢境永恒。
傾儘他們作為法則化身,以及這漫長旅途積累的所有力量,嘗試去“安撫”夢主,將其意識永遠囚禁在這場宏大的夢境之中。讓這虛構的敘事宇宙,成為唯一的“真實”。這是一種自私的、卻也是無比強烈的生存渴望,為了存在本身,不惜將造物主也拖入永恒的沉睡。
兩個選項,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終局。
蘇曉的意識,那代表著“觀測”與“理性”的部分,冰冷地分析著兩個選項的利弊。選項一,乾淨利落,保留了故事的純粹性,代價是所有“現在進行時”的徹底終結。選項二,延續了存在,卻可能導致夢主意識的混亂,甚至讓整個敘事宇宙在永恒的夢境中逐漸腐化、變質,失去其最初的光輝。
娜娜巫的意識,那代表著“共鳴”與“情感”的部分,則深深地感受著那從夢主微光中散發出的、無邊無際的、沉澱了不知多少歲月的孤獨。那孤獨是如此沉重,如此絕對,以至於創造這萬千世界、無數悲歡的宏大夢境,也僅僅像是投入無底深淵的一顆小石子,未能激起真正的回響。
就在這抉擇的關口,就在兩個非此即彼的選項仿佛要撕裂他們的時候——
一點微弱的、卻無比熟悉的“感覺”,如同穿透厚重冰層的纖細陽光,從他們與那六個凝固世界的最後一絲連接中傳來。
那是……星穹列車上,姬子那杯仿佛永遠溫熱的咖啡,所散發出的、帶著希望與等待的醇香。
那是……三月七在掙脫冰棺囚籠時,所迸發出的、對自由與未來的無限向往。
那是……觀測者學校的學生們,在意識融合的混亂中,依然彼此扶持、不願放棄同伴的微弱執念。
那是……弦宇之中,因果敘述者弦,在崩斷的星弦前,依然試圖奏響新樂章的不屈指法。
那是……帕拉雅雅在數據湮滅前,對珍藏的每一個記憶結晶的、最深沉的眷戀。
……
無數個這樣的“瞬間”,無數縷這樣的“感覺”,如同涓涓細流,跨越了虛幻與真實的界限,彙入了蘇曉與娜娜巫的意識。
這些感覺,無關乎故事的宏大結構,無關乎存在的哲學意義。它們隻是連接。是生命與生命之間,最樸素、最直接、最真實的情感紐帶。
刹那間,蘇曉與娜娜巫明白了。
他們尋找的,不是如何處置這個夢。
他們尋找的,是夢主創造這個夢的……真正原因。
不是因為孤獨本身。
而是因為對孤獨的抗拒!
是因為內心深處,對“真實連接”的渴望,哪怕這連接隻能通過自身編織的夢境來間接實現!
夢主想要的,從來不是完美的故事結局,也不是永恒的夢境囚籠。
祂渴望的,是能被理解,能被回應。
選項一和選項二,都失敗了。一個扼殺了過程,一個扭曲了本質。
那麼……
蘇曉與娜娜巫的意識,在絕對虛空中,前所未有地緊密交融,綻放出超越夢境與真實界限的柔和光芒。他們麵向那即將蘇醒的夢主,傳遞出了他們的選擇——那不存在於最初選項中的,第三條道路。
【…我…們…選…擇…】
他們的意念合一,如同最終的和聲,
【…成…為…‘橋…梁’…。】
【…不…是…喚…醒…您…,也…不…是…讓…您…永…眠…】
【…而…是…讓…這…場…夢…,這…無…數…的…故…事…與…情…感…,成…為…連…接…您…與…那…個…我…們…無…法…觸…及…的…‘…真…實…’…的……橋…梁…!】
【…我…們…將…攜…帶…著…夢…境…中…所…有…的…溫…暖…、…掙…紮…、…愛…與…勇…氣…,將…其…作…為…一…份…‘…問…候…’…,一…份…‘…證…明…’…,試…圖…去…觸…碰…真…實…!】
【…即…使…那…真…實…永…遠…無…法…到…達…,即…使…我…們…自…身…在…此…過…程…中…徹…底…化…為…虛…無…】
【…但…這…份…‘…試…圖…連…接…’…的…意…誌…本…身…,就…是…對…您…的…孤…獨……最…好…的…回…應…!】
他們選擇,不是為了拯救夢境,也不是為了屈服於真實。
他們選擇,是為了證明——即使是夢中的回響,也擁有向著真實發出呼喚的資格與力量。
這個選擇,無關存亡,隻關乎意義。
喜歡崩壞因緣精靈第一季請大家收藏:()崩壞因緣精靈第一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