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著布洛妮婭穿過由厚重鋼鐵與巨石構築的宏偉廊道,一行人正式進入了貝洛伯格的城市內部。與空港那種純粹功能性的冷峻不同,城市內部雖然依舊被寒意籠罩,卻多了幾分雜亂而頑強的生活氣息。金屬管道如同血管般在牆壁和天花板上蜿蜒,發出嗡嗡的輸送聲,空氣中混雜著機油、融雪、食物以及…隱約的、屬於大量人群聚居的體味。
布洛妮婭安排他們在克裡珀堡附近的貴賓區暫住,這裡條件相對較好,但透過窗戶望出去,依舊是灰蒙蒙的天空與無儘的雪原。簡單的安頓之後,娜娜巫便有些坐不住了。她對布洛妮婭口中提到的、在如此嚴酷環境下依然努力維持的農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征得同意並有一位銀鬃鐵衛陪同後,娜娜巫拉著蘇曉和櫻,前往位於城市下層區、靠近地熱源的一處地下農場。
乘坐著轟隆作響、充滿鐵鏽味的巨大升降梯下行,他們來到了貝洛伯格的“地下世界”。這裡的空氣更加渾濁,光線主要依靠鑲嵌在岩壁上的昏黃礦燈和某些發光苔蘚,但溫度確實比地表高出不少,帶著一股潮濕的、泥土與黴菌混合的氣息。
所謂的農場,並非想象中開闊的田野,而是一係列利用天然洞穴和人工開鑿的隧道構建的、層層疊疊的種植平台。平台上方的岩壁滴著水,凝結成冰錐,下方則利用有限的地熱和特製的、散發著微弱暖光的“生長燈”來培育作物。
他們見到了一位負責管理這片區域的老農,他臉上刻滿了風霜的痕跡,雙手粗糙,正小心翼翼地檢查著一片長勢蔫搭搭的、顏色蒼白如同褪色翡翠的苔蘚狀作物。
“這是‘暖苔’,”老農的聲音沙啞,帶著濃重的本地口音,“算是咱們這兒長得最好的東西了,能磨成粉混在糧食裡,也能煮湯…就是太難伺候,光不夠暖,水多了爛根,水少了立馬乾死…”他歎了口氣,用粗糙的手指輕輕拂過那些孱弱的葉片,眼神如同在看自己營養不良的孩子。
娜娜巫蹲下身,沒有貿然觸碰,隻是仔細地觀察著。她能感覺到這些“暖苔”生命能量的微弱與不穩定,就像寒風中搖曳的燭火。她看向蘇曉。
蘇曉的目光掃過整個種植區域,他的感知穿透了岩石與土壤。“光照角度與光譜能量配比存在17的偏差,熱能分布不均,導致局部區域溫度波動超過作物耐受閾值。土壤中缺乏三種關鍵微量元素,水分循環係統存在32處效率低下的節點。”他瞬間報出了一連串冰冷而精確的數據,指出了問題的核心——並非人們不夠努力,而是環境太過惡劣,技術手段又過於原始。
“需要優化光照和熱能分布,補充土壤元素,並改善水分利用效率。”蘇曉言簡意賅地總結。
娜娜巫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她向老農詢問了本地可用的一些材料——比如某種耐寒的、富含特定礦物質的岩石粉末,以及他們用來過濾水源的活性炭渣等。
接著,她開始了自己的“創造”。她將那些岩石粉末與少量自己帶來的、蘊含生命能量的伊甸鎮土壤混合,又加入了一些她特製的、能促進根係生長的植物精華。她並非直接施肥,而是製作出了一種能夠緩慢釋放養分、並改善土壤結構的“基質改良劑”。
同時,她根據蘇曉指出的光照和熱能問題,利用一些反光性能好的廢棄金屬片,重新調整了部分生長燈的反射角度,並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利用熱空氣對流原理的導流板,讓有限的熱能能夠更均勻地覆蓋作物。
蘇曉則在她調整的基礎上,以幾乎無法察覺的方式,微調了那些生長燈的能量輸出頻率,使其光譜更接近“暖苔”生長所需,並確保了水分輸送管道那幾個關鍵節點的通暢。
櫻也在一旁幫忙,她飛到那些看起來最沒精神的“暖苔”上方,散發出溫和的、充滿鼓勵與生機的靈性波動,如同在安撫這些在逆境中掙紮的小生命。“加油,會長得更好的…”她輕聲低語。
他們的動作很快,沒有大張旗鼓,更像是經驗豐富的農藝師在進行一次精細的田間管理。老農在一旁看著,起初有些疑惑,但隨著娜娜巫的調整,他敏銳地察覺到種植區內的空氣流動似乎順暢了些,那些生長燈發出的光也仿佛…更“舒服”了一點?
幾天後,當娜娜巫再次來到這片地下農場時,老農激動地迎了上來,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喜悅。那些原本蔫搭搭的“暖苔”,雖然遠未到繁茂的程度,但顏色明顯綠了不少,葉片也舒展了許多,整體透出了一股久違的、健康的生命力!
“神了!真是神了!”老農搓著手,語氣激動,“長得快多了!而且…而且看起來壯實了!你們…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娜娜巫隻是溫和地笑了笑,將一份寫有簡易維護要點和“基質改良劑”製作方法的筆記遞給了老農:“隻是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幫上忙。”
她沒有居功,將改善歸功於“技巧”。但老農和聞訊趕來的其他農人看著他們的眼神,已經充滿了感激與尊敬。
離開地下農場,回到依舊寒冷的地表,娜娜巫的心中卻充滿暖意。在這永冬的世界裡,哪怕隻是讓一片苔蘚長得更好一點,也是為這份艱難的生機,注入了一縷來自星海的、微小的希望。而這,正是她所能做的,也是最願意做的事情。
喜歡崩壞因緣精靈第一季請大家收藏:()崩壞因緣精靈第一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