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清道夫”計劃因化學原料和發射渠道問題暫時擱淺;“地下潛航”計劃雖資源豐富但效率仍顯不足,且存在“社交異味”副作用。林羽蟲祖)的思維核心不斷評估著現狀,最終,一個更本質、更符合他蟲族身份的想法浮現出來。
為何要執著於低效的機械?
蟲群的偉力,從來都建立在生物科技的無限進化之上!鋼鐵會鏽蝕,電路會故障,而血肉與基因,才是宇宙中最具可塑性和韌性的材料!
地球或許沒有澤格族蟲族)的原始模板生物,但這裡同樣是一個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的世界!尤其是昆蟲——數量龐大、結構相對簡單、生命周期短、易於操控——簡直是完美的初級工蜂改造基礎!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再也無法遏製。那是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對創造和掌控生物大軍的渴望。
【新協議:“生物基質”探索計劃。】
【目標:篩選本地昆蟲物種,嘗試進行基因誘導與行為重塑,培育初步的、可受控的生物單位工蜂原型)。】
【潛在基質候選:蟑螂生命力頑強,社會性一般)、白蟻社會性強,但改造周期長)、螞蟻社會性強,體型較小)……】
說乾就乾。林羽立刻調整了資源分配,陽台倉庫的一角被清空,改造成了一個簡陋的生物培養區。他用之前從下水道微生物中提取的凝膠狀物質製作了培養基,用精細的導線和電極搭建了微小的神經刺激裝置,甚至拆了一個二手冰箱的壓縮機來製造恒溫環境。
然後,就是“招募”誌願者的時候了。
這一次,他沒告訴蘇雪。他直覺認為,人類雌性對某些多足節肢動物的負麵情緒反應可能會更強烈,不利於項目推進。
利用一個蘇雪加班的夜晚,林羽開始了“招募”行動。他調配了一種對昆蟲極具吸引力的信息素誘餌,放置在廚房和陽台的角落……
第二天早上,蘇雪欣喜地發現,家裡那些偶爾出現的、討厭的小強蟑螂)居然奇跡般地消失了!
“咦?奇怪,最近好像沒看到蟑螂了?”她一邊做早餐一邊嘀咕。
正在旁邊高效吞咽營養膏的林羽動作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麵不改色地回答:“可能采用了新的環境管理策略起效了。”從技術上講,這沒撒謊,隻是沒說是哪種“策略”。)
蘇雪不疑有他,甚至還誇了一句:“那挺好!你總算乾了件人事!”
她不知道的是,那些“消失”的蟑螂,此刻正被分彆隔離在陽台培養區的一個個微型觀察盒裡,享受著恒溫恒濕的“高級待遇”,並接受著各種微弱電流和信息素的刺激。
林羽嘗試了多種方案:
方案a基因誘導):提取蟑螂的dna,嘗試用自製的crispr係統基於網上找到的公開數據和少量走私原料)插入一段他設計的、用於增強服從性和工作效率的基因片段。結果:大部分蟑螂死亡,少數產生畸形,無一成功表達目標性狀。
方案b神經重塑):通過微電極直接刺激蟑螂的神經節,試圖覆蓋其本能,輸入簡單的指令如“移動”、“停止”、“搬運”)。結果:蟑螂要麼瘋狂轉圈,要麼抽搐不止,要麼直接僵死。唯一一隻似乎對“前進”指令有反應的,卻隻會朝著光源瘋狂撞擊,直到頭破血流。
方案c信息素控製):合成複雜的信息素組合,試圖模擬蟲族母巢的信息場,讓蟑螂將他認作“女王”。結果:蟑螂們表現得極度困惑和焦慮,互相攻擊,甚至開始啃食同類。
幾天下來,培養盒裡屍橫遍野,活下來的也都變得神經兮兮,毫無用處。
“失敗。”林羽冷靜地記錄著數據,“地球昆蟲神經係統過於原始,無法承受直接指令覆蓋。基因序列穩定性差,外源基因插入成功率低於0.1。信息素係統與澤格族差異巨大,兼容性為零。”
他意識到,自己或許低估了蟲族生物科技的複雜度,也高估了地球昆蟲的潛力。沒有蟲族特有的靈能催化和生物質熔爐,想要憑空製造出哪怕最原始的工蜂,也近乎天方夜譚。
就在他準備清理掉這些失敗的實驗品,承認此路不通時——
意外發生了。
一隻經曆了方案b神經重塑)卻僥幸未死、並且變得異常狂躁的巨型蟑螂,不知怎麼地,啃穿了有機玻璃觀察盒的薄弱邊緣,逃了出來!
它不僅逃了出來,似乎還因為神經刺激的副作用,獲得了遠超同類的攻擊性和速度!
它像一道棕黑色的閃電,嗖地一下從陽台竄進了客廳,直接朝著正在沙發上吃薯片看電視的蘇雪衝去!
“啊啊啊啊啊啊——————!!!!”
蘇雪的尖叫聲瞬間穿透雲霄!她嚇得魂飛魄散,手裡的薯片撒了一地,整個人跳到了沙發上,驚恐地看著那隻體型碩大、行為癲狂、仿佛磕了藥一樣的蟑螂在客廳地板上高速亂竄,時不時還猛地彈跳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