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教授的話,楚千瀾有些意外。
這座超級計算機雖然花費了他近四千萬,但實際占地麵積隻有二百多平米。
正因如此,他以為有四五個人就可以管理了。
在項目建設初期,楚千瀾就讓四名繁星科技的技術人員過來,跟著建設超級計算機,想讓他們提前熟悉一下超算的結構,便於以後的管理。
現在卻沒想到,僅憑這四個人,根本無法管理一台超級計算機!
楚千瀾略作沉吟,看向實驗室裡忙碌的技術人員:“李教授,您覺得從繁星科技抽調的幾人員如何?他們參與過超算建設,對硬件架構和調試流程比較熟悉。”
李教授直接搖頭:“超算運營需要複合型人才,既懂硬件維護、算法優化,又要熟悉數據安全和能耗管理。
貴公司現有技術人員雖懂基礎架構,但缺乏超算專項經驗。
我建議招聘兩名以上熟悉超算內部結構與運轉原理的項目管理人員,再搭配10名左右的運維、數據管理以及係統管理的技術人才。”
楚千瀾聞言,並沒有立即做出決定。
招聘普通的技術人員,對繁星科技來說,並不算困難,但熟悉超算的人卻是非常難得。
現今社會,超級計算機在國內還非常稀有。除了科技類大學以及國家級研究院,一共也沒有幾台。
普通的技術人員連見都沒見過,更不要說熟悉了!
就在他一籌莫展時,忽然看向那些正在忙碌的博士生。
“李教授,您們帶的這些博士生中,有沒有即將畢業的?我想從他們當中招聘幾人過來管理超算。”
李教授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巧了,團隊的博士生裡,有三位即將畢業。他們跟著團隊參與了超算的整個建設過程,對超算的硬件架構、軟件係統以及調試流程都非常熟悉,完全能勝任超算的管理工作。”
楚千瀾眼中一亮,連忙說道:“那太好了!李教授,您能否幫我牽個線,我想和這幾位博士生聊聊,看看他們是否願意加入我們公司。”
李教授點頭答應:“沒問題,這幾個孩子能力都很出色。他們全程參與超算項目,對超算傾注大量心血,應該希望繼續和超算打交道。”
當天下午,楚千瀾就在實驗室裡分彆與三位博士生進行了交談。
第一位博士生叫王建,黑框眼鏡,擅長超算硬件調試與故障排查,熟悉硬件架構,可保障係統穩定運行。
第二位博士生叫李娜,短發乾練,主攻超算軟件係統與算法優化,提升計算效率,致力於深挖超算性能。
第三位博士生叫王張宇,性格開朗,專注超算能耗管理與數據安全,優化能耗並搭建防護體係。
楚千瀾與三位博士生交談後,對他們的能力和專業素養非常滿意,當場向他們發出入職邀請。
王建與李娜兩位博士生爽快地答應了,而王張宇希望畢業後能進入國家研究院工作,拒絕了楚千瀾的邀請。
人各有誌,楚千瀾也沒有太過在意。有王建和李娜兩人,暫時也能撐起管理超算的運營團隊。
接下來,楚千瀾又在李教授的建議下,讓張振山緊急招聘十名有相關經驗的各類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