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聞言直起身子,目光投向車間深處:“楚總,我認為,公司近期的任務依舊是發展機械臂業務,尤其是精度,要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至於拓展公司業務,應該等到公司大幅度盈利再去考慮。”
“±0.1毫米,已經是國內頂尖水準,即便放在國際上,也是很高的水平。繼續研發肯定是應該的,但也不能將所有精力全放在這上麵。”
楚千瀾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大多機械臂都是依托於生產線存在,未來一段時間,你還要招聘一批人才,爭取能根據客戶需求,定製成套的生產線。”
實際上,楚千瀾原本的想法,是讓恒川機械去研究機床。
畢竟機械臂與機床的技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思考再三,他還是沒有說出口。
機床,作為工業母機,國內受到的限製極大。憑借恒川機械這樣的小公司,可能連招聘高級人才都做不到。
收起心思後,楚千瀾與陸川又聊了幾句,便離開了車間。
此時的生產線還在改造,具體效果,還要等一個月才能看到。
中午的時候,曲峰傳來消息,說孟晚星已經找過他了。
曲峰根據情況,給了對方兩個選擇,第一便是由雙方合作成立公司。
星源探索出資1000萬,占七成股份,孟晚星提供碳纖維配方專利,占三成股份。
新公司要建立一條小型碳纖維生產線,以後不僅可以生產,還可以繼續研究碳纖維材料。
不過,新公司扣除運營必須的費用後,能夠建立生產線的資金僅有600萬至800萬之間。
這些錢,也隻能購買一條國產的小型生產線。
這種方案,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孟晚星必須獲得專利受理通知書。
曲峰給出的第二種方案,則是讓孟晚星直接入職星源探索。
至於她以前的專利,可以自己持有,也可以賣給星源探索。
孟晚星不管選擇哪一種方案,星源探索都會幫忙尋找生產廠家,將孟晚星的專利對外授權。
雖說曲峰給出的條件已經非常優厚,但孟晚星並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說回去考慮一下。
楚千瀾預測,孟晚星會選擇第一種方案。畢竟對方昨天就說了,還有朋友跟著她一起出來創業。
孟晚星若是進入星源探索,那就是把朋友拋棄了。
不過,楚千瀾並沒有太過關注孟晚星的事情,他下班後,直奔學深市大學。
明天學校正式上課,楚千瀾也該返回宿舍居住了。
實際上,他寢室的三人早已經返回。
大年初八,杜明就回到了繁星科技,繼續參與研發手機操作係統。
他現在已經是項目的技術骨乾,長時間離開,會影響項目進度。
張磊隻比杜明晚一天抵達深市,他這麼早返回學校,自然是為了接送林詩音。
至於老大劉道成,則是前天回來的,這個時間,還算比較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