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周遠明與趙立偉下午查看女媧係統製作出的文檔,有問題的地方都被標注出來。
第二天上午,楚千瀾與二人交流過後,操控女媧係統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改進,生成全新的文件。
三天時間,指令集基礎框架基本成型。
七天時間,指令集中必要的運算、邏輯、儲存器等指令已經被規劃出來。
又過五天,指令集中不常用,但卻必須有的指令也被一一填補。
到這時候,楚千瀾提出的新指令集已經趨於完善。若是有指令映射表,就可以用來實設計芯片了,當然,這也隻是理論而已。
星源探索還沒有星象指令集的eda軟件,短時間根本無法投入使用。
而且,這種簡單的指令集可不是楚千瀾想要的。他希望指令集更為全麵,這就需要繼續向指令集中增加新的指令。
接下來的三天,楚千瀾又帶著周明遠二人開發出150多個常用模塊指令。
而這些,才是星象指令集的精髓所在。能夠大大提高芯片研發的效率。
此時,星象指令集的各種指令已經做好了規劃,功能與作用也已經確定。但這也僅僅是星象指令集研發的第一步。
接下來,就是為這些指令做好控製信號映射表,建立指令集與微架構之間的橋梁。
這個過程比較繁雜,楚千瀾準備將其交給周遠明與趙立偉二人負責。
在這半個多月中,楚千瀾通過人工智能的有意引導,已經將簡版的星象指令集展現在幾人麵前,他的初期任務已經完成。
接下來,隻要周遠明二人按部就班的搞研發,星象指令集就會順利誕生。
而楚千瀾,此時要考慮eda的製作了。畢竟隻有指令集,根本無法研發芯片。
唯有配套的開發軟件,才能讓星象指令集發揮最大的作用。
而eda工具,就是專門用來開發芯片的配套軟件。楚千瀾既然做出星象指令集,自然不會在軟件上被人卡脖子。
“周工,趙工,指令集的控製信號映射表就拜托你們了。”他轉頭看向正在認真核驗每一條指令功能描述的兩人。
周明遠推了推眼鏡,指尖在鍵盤上敲擊出清脆的聲響:“我們計劃按功能模塊拆分任務,我負責運算與邏輯指令的信號映射,趙工專注存儲與控製指令,預計兩月內完成初稿。”
趙立偉補充道:“映射表會同步生成驗證向量,通過女媧係統反複校驗,確保與微架構實現完全匹配。”
楚千瀾頷首,“你們推進映射表時,我會開發適配星象指令集的eda工具鏈。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應該不會讓你們等太久。”
“從零開發eda工具?”周明遠抬眸時鏡片閃過驚訝,“行業裡連頭部廠商都依賴鷹醬的eda,咱們單靠內部團隊……”
“雖然比較困難,但有女媧係統的的輔助,也並非是無法完成的任務。”楚千瀾看向ed大屏上的數據大腦圖像,“eda的事情由我來解決,你們安心完善星象指令集就好!”
他準備自己編寫程序架構,然後讓女媧係統將需要編寫的程序分成數萬份,甚至數十萬份程序片段,發到中介網上。
每一份程序片段,都附帶一份文檔,詳細解釋本段程序編寫的要求。